地窣裙拖绿草芳。行人赚得印泥香。缕金歌罢红颜笑,倚倦屏山春恨长。
【注释】
词变:词调有变,此处指曲子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赤枣子:唐教坊曲名,后入词牌名。
渔父:古代一种隐逸的游牧民族,这里泛指隐逸的渔夫形象。
窣(sū):低垂貌。
裙拖绿草芳:裙子拖曳着绿色的草地。芳,香,鲜艳。
赚得印泥香:赢得别人印泥的香气。印泥是文房四宝之一,此处泛指印好的官信。印泥在纸上一捺,就留下痕迹,所以叫“落朱”(即印)
缕金歌罢红颜笑:在唱完歌曲以后,脸上露出笑容。缕金,指细碎地装饰。
倚倦屏山春恨长:在靠倦屏山上的时候,春天的怨恨很长。倚倦屏山,靠在倦怠的屏风上(屏为障壁)。屏,屏障。
【赏析】
《浣溪沙·和无梦痕清夜月》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此词写一位女子深夜独处闺中,与梦中情人幽会的情景。全词以梦境为线索,从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入手,细腻地描绘了她孤独寂寞的情怀,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
起句“词变赤枣子变渔父”,以曲调的变化为线索,将读者引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赤枣子本是一首流行的曲子,后来被用于词牌名,而渔父则是古代一种隐逸的游牧民族,这里泛指隐逸的渔夫形象。两句通过曲调和渔父这两个关键词,暗示了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词人描绘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地窣裙拖绿草芳。”她穿着飘逸的长裙,裙摆随风摇曳,仿佛带着绿色的草地一起舞动。这里的“绿草”既是指实际的花草,也可以理解为女主人公心中的情感波动,象征着她的忧愁和不安。
“行人赚得印泥香”一句,则描绘了女主人公在梦中与其他男子约会的场景。她故意装作忙碌的样子,让那个男子误以为她已经有了心仪的人。然而,当那个男子真正到来时,却发现她并没有如他所愿。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和狡黠,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缕金歌罢红颜笑,倚倦屏山春恨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在唱完歌曲以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然而,当她靠在倦怠的屏风上时,却感到春天的怨恨越来越长。这里的“春恨”既是指春天的景色,也可以理解为女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女主人公的外在表现与内心情感相对照,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心理状态。
这首词通过梦境这一独特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女性孤独寂寞的情怀以及她对爱情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对比的手法,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