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幕卷绡红,暗月迷香步。偷摘双钗角枕横,腕碧缠金缕。
啼鸟唤开帘,寂寂悄香雨。小立墙东去折花,柳色凝烟暮。

【译文】

低垂的帷幕卷起薄纱,月色朦胧笼罩着香径。偷偷摘下钗角枕横,腕上缠绕金缕红丝。

鸟声唤醒我推开窗帘,寂静无声只有阵阵花香。在墙东折下一枝鲜花,柳色在烟雾中凝成暮色。

【赏析】
《变渔父》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之一。此诗描写一位女子在深闺之中,因思念情人而偷折花枝的情景,抒发了她孤独寂寞的心情,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首句“低幕卷绡红,暗月迷香步”描述了女子所处的环境与心情。低垂的帷幕,卷起的薄纱,映照出红色的光影。月色朦胧,香气四溢。她悄悄地走出房间,漫步在这美丽的庭院中,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这里,“低幕”与“卷绡红”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同时,“暗月”与“迷香步”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偷摘双钗角枕横,腕碧缠金缕”描绘了她的动作。她偷偷地摘下了头上的发钗,放在了角落。然后,她将手腕上的金丝缠在枕头上,准备睡觉。这里,“偷摘双钗”与“腕碧缠金缕”相互呼应,展现了女子的机智与狡黠;同时,“角枕”与“金缕”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啼鸟唤开帘,寂寂悄香雨”描述了女子听到鸟叫声的场景。她推开窗户,发现外面正下着细雨。于是,她静静地听着雨声,感受着雨滴落在身上的清凉。这里,“啼鸟唤开帘”与“寂寂悄香雨”相互呼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开帘”与“悄香雨”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小立墙东去折花,柳色凝烟暮”描述了女子折花的动作和场景。她站在墙东边,轻轻地折了一些花。这时,夕阳西下,柳树的影子被晚霞染成了金黄色。她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涌起了一股感慨。这里,“小立墙东去折花”与“柳色凝烟暮”相互呼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折花”与“凝烟暮”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所经历的种种情感变化。从开始的期待和喜悦到后来的孤独和无助,再到最后的感慨和思考,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