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帘透,月黄昏。倩谁春。留秾影,鬓香分。翠屏空,楼燕断,欲消魂。
红珠堕,奈何人。艳歌闻。初融粉,试残熏。麝兰丛,罗绮队,玉钗横。

【注释】

  1. 词变:词曲。
  2. 赤枣子:一种曲名。
  3. 渔父:即《渔父》,一种乐府歌辞。
  4. 重帘透,月黄昏:透过重重的帘幕看到月亮已经偏西了。
  5. 倩谁春:请谁来欣赏这美好的春景呢?
  6. 留秾影,鬓香分:浓密的影子映在鬓发上,香气四溢。
  7. 翠屏空,楼燕断:屏风空空如也,燕子飞走了。
  8. 欲消魂:想要消愁解闷。
  9. 红珠堕,奈何人:红色的珍珠掉下来了,可惜啊。
  10. 艳歌闻:听到了美妙的歌曲。
  11. 初融粉,试残熏:刚刚融合成粉末状,尝试去嗅一嗅。
  12. 麝兰丛,罗绮队,玉钗横:香水和兰花聚集的地方,罗绮(丝织品)的队伍,玉色的发簪斜挂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时节的闺怨之诗。诗中通过写女子对春天美景的留恋、惜春伤春之情,以及与情人别离的惆怅,表达了她对青春年华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
    首句“词变赤枣子变渔父”,是说词曲已经变了,从《赤枣子》变成了《渔父》。这里的“词”指词曲,“渔父”则是词曲中的一种体裁。诗人用这种巧妙的手法,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情感状态。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重帘透,月黄昏”,透过重重的帘幕看到月亮已经偏西了,暗示着夜晚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倩谁春”,请谁来欣赏这美好的春景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失去机会的遗憾。
    “留秾影,鬓香分”,浓密的影子映在鬓发上,香气四溢。这里的“秾影”和“香”都是对女子形象和气质的赞美。同时,“鬓香分”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魅力。
    “翠屏空,楼燕断”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屏风和燕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屏风空空如也,燕子飞走了,暗示着女子的生活环境和心境都发生了变化。
    最后两句“红珠堕,奈何人,艳歌闻,初融粉,试残熏”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感叹。红色的珍珠掉下来了,可惜啊!听到美妙的歌曲,刚刚融合成粉末状,尝试去嗅一嗅。这里既表现了女子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又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以及与情人别离的惆怅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诗词中的意象,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