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懒香颓,支瘦腕、行行立立。颇藜枕、鹧鸪屏外,衬花茵席。行雨梦飞巫峡上,随风笑踏江南陌。恨高楼、故故恼人眠,吹长笛。
揽衣起,斜阳侧。临宝镜,修山额。沾芙蓉粉汗,倩郎温拭。罗带小开锦翡翠,云鬟斜插金鸂鶒。倚香奁、一晌晚妆成,西窗黑。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湘月”“大江东去”。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支(zhū)瘦腕:瘦弱的手腕。

颇(pō)藜枕:用草编成的枕头。黎,一种植物。

鹧鸪屏:用斑鸠羽毛织成的屏风。

衬花茵席:铺设在席子上的花卉。

行雨梦飞巫峡上:像行雨一样地梦游在巫峡之上。

吹长笛:吹起长笛。

揽衣起:起身。

临宝镜:面对镜子。

修山额:修长白皙的额头。

沾芙蓉粉汗,倩郎温拭:脸上沾着如荷花一样的粉汗,让情人为她拭去。

罗带小开锦翡翠:丝带轻轻解开,露出锦绣般的翡翠。

云鬟斜插金鸂鶒:发髻上插着金色的鱼形玉饰。

倚香奁、一晌晚妆成:倚靠在香木梳妆台,一时之间晚妆完成。

【赏析】

此为《漱玉词》中的一首。作者李清照,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年间,历南宋之高宗朝而入宋室南渡后,终因家国之变,夫丧之痛,而作此词以自抒其幽怨之情。

上片写闺中人的倦怠慵惰。首二句写她起床后懒散的样子。“玉懒香颓”即指她的倦怠,“支瘦腕”是说她的手纤细,无力。“行行立立”形容她行动迟缓。这四句写出了女子初醒时的慵懒神态以及环境。“颇”字和“行行”二字,既点出了“懒”,又写出了动作之慢。以下两句则写女子的动作。她没有像一般女子那样起床后先梳洗打扮再出来,而是睡眼惺忪地坐在床上,把头靠在枕上,任凭枕边的花被和绣席铺在身上。“行雨梦飞巫峡上,随风笑踏江南陌”句写女子的情态,想象她在梦中飞越巫峡,在风中笑着行走在江南的小路上。“恨高楼故故恼人眠”句写女子的怨恨之情。因为自己独守空闺,无法得到丈夫的关心和安慰,所以对高楼中的丈夫非常不满。“吹长笛”句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她希望丈夫能够吹起长笛,将思念之情传达到远方的自己身边。以上几句,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形象,表现了她娇慵、闲逸、无聊的生活状态。全词以“懒”、“支”、“瘦”等字勾勒出女子的形象,使读者对她的性格、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下片写女子的内心活动。“揽衣起,斜阳侧”两句,写女子起床后的动作及其心情。“揽衣起”是说女主人公起床后起身的动作,“斜阳侧”是指女主人公起身时背对着斜阳。“临宝镜,修山额”两句,写女子对自己的容颜进行修饰。这里的“临宝镜”是指女主人公面对着铜镜梳妆打扮,“修山额”则是说她对自己的额头进行了精心修饰。“沾芙蓉粉汗,倩郎温拭”两句,写女主人公脸上的粉汗被爱人擦拭的情景。“芙蓉粉”指的是荷花般细腻的肌肤所分泌的油脂,“温拭”则是爱人温柔地为她擦拭。“罗带小开锦翡翠”两句,写女主人公的服饰和首饰。“小开锦翡翠”意指女主人公的丝带轻轻解开,露出了锦绣般的翡翠饰品,“云鬟斜插金鸂鶒”则是指女主人公的秀发上插着金制的鱼形玉饰。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华贵,同时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倚香奁、一晌晚妆成”写女主人公倚靠在香木梳妆台前,一时之间完成了晚妆。“西窗黑”则是指女主人公在西窗之下等待丈夫归来的场景。

整首词从女子的外在形象到内心情感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娇慵、闲逸、无聊的生活状态以及她对爱情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李清照婉约派的词风特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