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穿行客路,长披山月江风。年来归狎绿蓑中。一襟梧露碧,两袖杏烟红。
也有时亲裙帔队,沾来香粉光融。而今架上已蒙戎。莫衔新故恨,我恨与君同。
《临江仙·敝衣》赏析
王策的《临江仙·敝衣》,这首词作于清初,以淡泊脱俗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归隐者的生活状态。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生活状态的真实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表达。通过对其诗句的解读,不仅能体会到词人的才情和情感,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逸民”观念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记得初穿行客路,长披山月江风。”开篇即点题,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旅途的怀念,以及在旅途中历经的风风雨雨。这句词不仅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更暗含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年来归狎绿蓑中。”随着岁月流逝,词人回到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的“绿蓑”,象征着一种质朴、简单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词人内心对于物质欲望的淡薄和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一襟梧露碧,两袖杏烟红。”词人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自己服饰的颜色,既表现了生活的平淡无奇,又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和幸福。
“也有时亲裙帔队,沾来香粉光融。”此句描绘了偶尔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时的情境,虽为点缀之笔,却增添了生活的色彩和情趣。词人在此并未过分渲染,而是以轻描淡写的方式,展示了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而今架上已蒙戎。”最后一句,似乎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带来的影响,词人选择了退隐,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选择,既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守,也是对时代动荡的一种无声抗议。
“莫衔新故恨,我恨与君同。”词人在结尾处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感慨,他与世无争,但面对世事的纷扰,却感到深深的无奈。这种复杂的心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体现了词人的深刻感悟。
王策的《临江仙·敝衣》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叙述,词人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的反思,词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对整个时代风貌的反映,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