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乌语天风,吹过松陵路。
松陵何所见,落霞与孤鹜。
湖峰七十二,鬟鬓出烟雾。
此地可浮家,便欲牵船住。
昔贤非无谓,先我办钓具。
一感莼鲈秋,再感杞菊赋。
步兵困冷曹,州辟失欢趣。
归去固其宜,丘壑履我素。
煌煌范大夫,定霸辄自许。
时非季鹰时,遇异鲁望遇。
如何百战雄,翻作五湖慕。
英雄踪迹奇,处女幻脱兔。
至今怀高义,层霄不可溯。
张陆幸成名,譬彼蝇骥附。
我来拜荒祠,日落垂虹渡。
不独荐溪蘋,思把黄金铸。
【注释】
樯乌(jiǎn wū):指船。语天风:听风中传来的鸟鸣声。松陵路:地名,即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县境内的横林镇。落霞与孤鹜(wù):傍晚的霞光映照着江面,几只孤雁在水面低飞。湖峰七十二:指太湖。鬟鬓出烟雾:云雾缭绕的山峰。
【译文】
风吹着船帆,仿佛听到船上有乌鹊的叫声。我站在横林寺前,只见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晚霞映在水鸟的身上,它们低飞着掠过湖面的山色。
太湖上有七十二座山峰,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这里可以安家立业,于是我准备在这里长期居住下来。
以前贤人没有这样认为,他先做好了钓竿和鱼网等捕鱼用具。一听到莼菜鲈鱼的味道,就感到秋天来了;再听到屈原作《离骚》的赋文,又感到到了深秋时节。
当年步兵校尉出身的人,困于冷官,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隐居不仕。如今州郡征聘他去任职,他却不愿去,因为他不愿意离开故乡。
归去是应该的,就像履践自己素朴的生活一样。
范蠡(fán lí)大夫,当年曾定霸业,自比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孙和孟孙两位贵族。时非季鹰时,遇异鲁望遇:现在不是春秋时代了,遇到的却是像春秋时代的鲁国季孙、孟孙那样的人。
如何百战雄,翻作五湖慕?
英雄的踪迹奇特,女子的幻术如同兔子一般地逃脱。
至今怀念他的高义,高山之上不可追寻。
张良、陆贾有幸成名,他们比喻为苍蝇附骥尾,马尾系蝇头。
我来拜谒这荒芜的祠堂,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在垂虹桥上渡过。
不单单是为了推荐溪中的蘋花,我还想把它铸成黄金。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当时作者在横林寺任司功参军,此诗是他游览太湖后所作的咏古抒怀之作。诗人借赞美范蠡的功德来抒发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同时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