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暮春杨子宅。昔在乌聊,今在申江侧。座上彩云回锦席。门前几树桃花色。
乍雨乍收檐溜滴。坐拥双鬟,为我弹瑶瑟。醉后倚歌还弄笛。醒来微月当窗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蝶恋花·客上海,过杨生玉衡听妓作》。全诗如下:
寂寂暮春杨子宅。昔在乌聊,今在申江侧。座上彩云回锦席。门前几树桃花色。
乍雨乍收檐溜滴。坐拥双鬟,为我弹瑶瑟。醉后倚歌还弄笛。醒来微月当窗白。
注释与赏析:
- 诗句翻译:
- 寂寂暮春杨子宅。昔在乌聊,今在申江侧。座上彩云回锦席。门前几树桃花色。
寂静的暮春,昔日我在乌聊(即乌镇,位于浙江嘉兴),今日我在申江旁(今称上海)。坐在锦席上,看到彩云在天空中飘动。门前有几棵桃花正在盛开。
- 乍雨乍收檐溜滴。坐拥双鬟,为我弹瑶瑟。醉后倚歌还弄笛。醒来微月当窗白。
时而下雨,时而晴朗,屋檐下滴水声不断。我坐着拥着两位美女,她们为我弹瑶瑟。醉酒后倚歌、又吹笛。醒来时窗外只有一轮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海的一次偶遇和经历。诗人通过对比“乌聊”和“申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座上的彩云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现实的无常。门前的桃花则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雨中听到的美妙琴瑟之声,以及醉后与两位美女共同唱歌和吹笛的经历。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与世隔绝、享受宁静时光的惬意生活。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经历的回顾,诗人醒来时只看到了窗外的明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上海的一次偶遇和经历,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音乐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