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胜字裁方幅。定情弹作莺萝曲。闻道薛家来。灯花夜自开。
清淮一别久。谁解双垂手。佛日会摹多。香山老去何。
诗句原文:
溪流雨过增新涨。
春山处处桃花放。
中有武陵人。
花前一问津。
幅巾裁白氎。
坐听溪流咽。
写入画图中。
桃花映面红。
翻译版本:
The spring river rains have increased its waters.
Spring mountains are full of peach blossoms.
Here in the lush woods, there lies a beauty.
He comes to ask me,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 cut a piece of cloth from my white linen tunic and sit by the stream.
Listening to the water, I can barely hear it.
I write this picture, onto the scroll.
The peach blossoms on my face glow red with passion.
注释解释:
- 溪流雨过增新涨:溪水因雨水而增加,显得更加清澈。
- 春山处处桃花放:春日的山峰上,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
- 中有武陵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在桃花丛中寻找美景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况或是他想象中的一位行者。
- 花前一问津:站在花前,向行人询问是否可以给予指引。
- 幅巾裁白氎:一幅白色的头巾,可能是文人墨客的常用品。
- 坐听溪流咽:静静地坐在溪边,聆听着水流的声音。
- 写入画图中:将这一景致描绘成画卷中的美景。
- 桃花映面红:脸颊上的桃花映照出红润的色彩,增添了几分生动和娇媚。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和谐。词中的“溪流”、“桃花”等元素,不仅富有诗意,也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整首词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得画面生动,情感丰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毛奇龄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沉浸其中的审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