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螀语。

姑苏台上乌鸦啼叫拂晓,剩下霸业今已如此。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蝉语。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江城子”、”石州”。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押平声韵。

姑苏台:即苏州台,在苏州市西。

乌啼曙:乌鸦叫声。

剩霸业:剩下的霸业。

吊古:凭吊古迹。

教:使。

真娘墓:唐时歌妓李娃墓。真娘本为乐昌公主,后与商人私通生女娃,被遣归家,故称真娘墓。

绝代红颜:指李娃。

赢得处:值得称道的地方。

千秋:一年。这里指一年之后。

诗料:诗词的材料。

一抔(pó)黄土:一堆黄土。一掬(jū):一捧。

十里寒蝉(chán)语:形容秋日凄凉的天气里,蝉鸣声凄切悲凉。

赏析:

此词作于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春末,作者任江东提点刑狱公事兼知建康府事,在苏州任上时所作。

全词上片写姑苏台一带的自然景色及诗人对此的感受和联想。“乌啼”二句,点出题旨,抒发对霸业的感伤。“月中杨柳”二句写姑苏台一带的景物,并暗点下片中的“真娘墓”。

下片写姑苏台下真娘墓的荒凉。“野花”二句,是说野花盛开了,而李娃之墓却荒芜破落了。“算得”三句是说,李娃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她虽然曾经拥有过辉煌的人生,但是最终却化为尘土,只留下一些传说故事而已。“千秋”二句,进一步强调李娃的一生是多么短暂啊!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