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冈楼观出,落落三四家。
动若鹳鸣垤,静如蜂罢衙。
百年门户开,天堑除戎华。
山灵岂媚夷,着意催岩花。
惊心为披发,含叹且回车。
【注释】
- 庐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 高冈楼观出:高耸的山峰上,楼台建筑矗立而出。
- 落落三四家:稀疏、孤零的三四座人家。
- 鹳鸣垤(dié):鹳鸟筑巢在小土堆上,这里比喻山中人家稀少。
- 蜂罢衙:蜜蜂结束忙碌工作,回到窝中休息。
- 百年门户开:几百年的大门开启。
- 天堑除戎华:指消除了战火,使得山河安宁。
- 山灵:山神。
- 着意:特意。
- 披发:古代的一种风俗,男子将头发散开披到肩上。
- 回车:停止前进。
【赏析】
这首绝句是写庐山的。诗的前两句“高冈楼观出,落落三四家”,描绘了一幅庐山景色图: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座巍峨的山峰,上面矗立着许多楼台亭阁,这是作者登山所见的第一幅画面;而在这众多楼观之中,只有三四户人家点缀其间,这又构成了第二幅画面。诗人用“高”、“落落”等词来形容山势和楼台,既形象又生动。第三联“动若鹳鸣垤,静如蜂罢衙”,则以“鹳鸣垤”和“蜂罢衙”来比喻山中的人家。鹳鸟筑巢于土堆上,这里用来比喻山中人家稀少;而蜜蜂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窝里去休息,这里又用来比喻山中人家不多。
前四句描写了庐山的壮丽景色。第五至第八句“百年门户开,天堑除戎华”,“山灵岂媚夷,着意催岩花”,则是写庐山的神奇。这里的“门户开”是指山中门户洞开,人们安居乐业;而“天堑除戎华”则是指山险可破,战争得以结束,国家太平无事。这些内容,都与庐山有关,而且都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最后两句“惊心为披发,含叹且回车”,是对全诗的总结。“惊心”是指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感到十分惊奇。“披发”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指男子将头发散开披在肩上。“含叹”则是一种叹息的意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