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人去,便柔腰影瘦,堕鬟钗乱。拂水藏鸦,锦城不记年光换。斜风冷雨隋堤畔,那更忆、舞馀娇困。问灵和、往日张郎,可风流犹擅。
应念繁华事散。方落絮抽条,便成凄惋。人世愁多,从今莫向人青眼。离怀别苦何时断,待种向、小庭深院。不堪惯、只系斑骓,临野岸。
垂杨秋柳
河桥人去,便柔腰影瘦,堕鬟钗乱。拂水藏鸦,锦城不记年光换。斜风冷雨隋堤畔,那更忆、舞馀娇困。问灵和、往日张郎,可风流犹擅。
应念繁华事散。方落絮抽条,便成凄惋。人世愁多,从今莫向人青眼。离怀别苦何时断,待种向、小庭深院。不堪惯、只系斑骓,临野岸。
注释:
垂杨:指杨柳树。秋天到了,杨柳的叶子开始变黄了。
河桥:在洛阳东边。这里指送别之地。
柔腰:指女子的柔软腰身。
坠鬟:指女子梳成下垂的头发。
钗:古时妇女的一种头饰。
锦城:成都,即成都平原,这里代指成都。
隋堤:隋唐大运河的一段,在洛阳东边。
那更忆:哪还能记得呢?
灵和:唐代著名音乐家,姓张名祜,字师皋,洛阳人,善弹琴吹笛,有“曲圣”之称。
张郎:即张师皋,见前注。
落絮:落叶。抽条:生长出枝条。
凄惋:悲伤哀怨。
落絮抽条:形容女子的体态消瘦。
人世:人生社会。
愁多:忧愁太多。
种向:栽植,种植。
小庭深院:小巧幽静的庭院。
斑骓(zhui):黑色的骏马,这里代指坐骑。
赏析:
《垂杨秋柳》是宋代词人秦观所写的一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春。上片写景抒情,下片以情写景。全词以“垂杨”和“秋柳”起兴,借物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爱情的回忆以及对今日凄凉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