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
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南乡子·闻雁
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
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赏析
诗句释义
- 万里织罗云:形容天空中云雾缭绕,像是在万里之外织成一片云海。
- 断续天边一雁鸣:描绘了一只大雁在天边断断续续地鸣叫,形成声音的节奏和连续性。
- 试问新秋曾带未:询问这只雁是否曾在秋季携带着消息飞过。
- 声声:重复强调雁叫声的连绵不断。
- 不管离人不要听:表示大雁对人们的离别之痛毫无感觉,继续飞行。
- 入耳韵偏清:比喻雁叫声清脆悦耳,仿佛音乐一样动听。
- 枨触闲愁梦不成:触动内心的忧愁,导致夜晚无法入睡,梦中也难以找到安宁。
- 我亦天涯同作客:表达了作者与远方之人共同处于异地他乡的感受。
- 飘零:形容四处漂泊无定,生活状态不稳定。
- 已过江南第几程:暗示自己已经走过了许多地方,但依然无法摆脱飘泊的命运。
译文注释
- 译文:《南乡子·闻雁感怀》是李因的作品。原文如下:“嘹呖过南楼,字字横空引起愁。欲作家书何处寄,谁投,目送孤鸿泪暗流。”
- 注释:
- 嘹呖过南楼:描述大雁飞过南方的高楼,声音清晰响亮。
- 字字横空引起愁:每个字都在空中回荡,引发深深的忧愁。
- 欲作家书何处寄:想要写信回家却不知该寄往何处。
- 目送孤鸿泪暗流:看着孤独的大雁,泪水悄然滑落。
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雁的声音以及它引发的各种情感反应,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漂泊感。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被世界遗忘的孤雁,不断地寻找归宿而不得,反映出现代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助和迷茫。同时,诗中对雁鸣的反复描绘,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飘零”和“江南”等词汇,不仅体现了地理上的流动,还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深层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友情和家国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