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
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蟾的《九日陶然亭独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与注释:
首联: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西山青:指的是西山的山色,颜色呈现出深深的青色。
谷为陵:这里可能是指山谷中的地形像陵墓一般。
荒亭:意为荒凉的亭台。
谁向:指是谁来询问或关注这个荒废的亭子。
问废兴:询问这废弃的亭子的命运和原因。
次联: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
半老:这里可能是形容作者已经接近中年。
年光:即年华,这里指时光。
秋似嫁:比喻秋天的到来就像新娘出嫁一样。
独来:独自一人来到这里。
风味:这里的“风味”可以理解为这里的环境或者氛围。
野于僧:比作僧人,意味着这里的环境更加自然、朴素,没有过多的人工修饰。
第三联: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乡心:指的是思乡之情。
鲈脍:指用鲈鱼制作的佳肴,通常与家乡的美食联系在一起。
兵气缠霄:形容战争的气氛笼罩天空,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引雁绳:这里可能是指用绳子引导的大雁,象征着远方。
第四联: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欲折黄花:意指想要折一枝黄花,但最终没有行动。
还自笑:表示自嘲的意思,可能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
白头:形容年纪已大。
傲骨:指坚定的意志。
崚嶒(léngcēn):形容山峰陡峭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坚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