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词,以红豆为题,借咏物寄情。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凝珠吹黍”化用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句,暗指红豆;“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则形容其形色之美。“莫是珊瑚”一句,既点明了所咏之物,又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意。
第二句“零乱敲残石家树”写红豆落在石家树上,形象地写出了红豆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记得南中旧事”一句,表明了红豆与自己有着深厚的感情联系。“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几句,描绘了红豆在绿树丛中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红豆的喜爱之情。“素手摘新雨”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红豆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与红豆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句“延伫,碧云暮”两句,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休逗入茜裙”,“逗”即引诱、诱惑的意思。“欲寻无处”表明了自己对红豆的依恋之情。“唱歌归去”则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第四句“先向绿窗饲鹦鹉”,“饲”即喂鸟的意思。“惆怅檀郎终远”,表明了作者与爱人之间已经无法在一起生活了。“待寄与,相思犹阻”,则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最后一句“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写到了相思之夜。“开玉盒”,即打开玉盒取出红豆来。“偷数”,即偷偷地数着红豆的数量来排解相思之苦。这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既表现了作者对相思之苦的感受,也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首二句,以凝珠、吹黍、早梅、新桐等意象,状写了红豆的美丽动人的形色之美。其中“莫是珊瑚”一句,既点明了所咏之物,又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意。以下三句,以零乱敲击残石树、翠竹掩映的红豆,以及绿窗中的鹦鹉,形象地刻画出红豆在自然之中的状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红豆的喜爱之情。“记得南中旧事”,表明了红豆与自己有着深厚的感情联系。“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几句,描绘了红豆在绿树丛中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红豆的喜爱之情。“素手摘新雨”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红豆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与红豆之间的情感交流。
过片之后,“延伫,碧云暮”,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休逗入茜裙”,表明了作者对红豆的依恋之情。“欲寻无处”一句,表明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然而,“唱歌归去”则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结尾两句“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待寄与”,则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三句写到了相思之夜。“开玉盒”,即打开玉盒取出红豆来。“偷数”,即偷偷地数着红豆的数量来排解相思之苦。这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既表现了作者对相思之苦的感受,也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整首词通过对红豆的吟咏,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情与无尽的痴爱。词中不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红豆的美好形象与内在精神,而且通过人物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守。
名家点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此词咏物,意态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