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后。沧江晚、望风几度搔首。雁边寒讯逗。破驿老枫,游倦时候。
天涯未负。怕负却、十围垂柳。素石清泉尽有。奈今夕,玉关情,祓清愁无酒。
知否。乱尘涨袖。夷歌野哭,销得残阳骤。庚郎魂断久。
迸入江南,玉龙哀奏。冰霜共守。剩一抹、峰眉依旧。
梦咽西窗烛瘦。待商略、白鸥心,回肠又。
【注释】
沧江:指长江,也代指故乡。
雁边:指雁门。
玉关情: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夷歌野哭:指战乱中百姓的痛苦呻吟声。
庚郎魂断久:《搜神后记》卷一载,庾肩吾(字子慎)死后,有鬼为之招魂,庾肩吾说:“我魂今已断矣!何得复招?”(《晋书·庾肩吾传》)这里用“庚郎”代指自己。
白鸥心:指自己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送别友人后在半塘边角楼上所生发的离情别绪。下片追思友人的音容笑貌,表达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全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宋词中难得的佳作。
起首两句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即送别的伤感和怅惘。“沧江晚、望风几度搔首”,沧江之水波光粼粼,晚风拂面,诗人站在楼头凝望着苍茫江水,不禁几次把额头搔破,可见其心情之焦急与不安。“雁边寒讯逗”,雁门之西,寒风凛冽,传来了家人消息,让诗人更加焦虑不安。“破驿老枫”,“游倦时候”,诗人已经厌倦了长途旅行,想要休息一下。
过片三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天涯未负。怕负却、十围垂柳”,诗人担心辜负了那棵高大的柳树,这棵树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牵挂。“素石清泉尽有”,诗人想象着友人归来后,会在这清幽的环境里畅饮美酒,共叙友情。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战争的硝烟弥漫,使得这一切变得遥不可及。“奈今夕,玉关情,祓清愁无酒”,诗人感叹道,如今这个中秋之夜,只能以酒消愁,却无法消除内心的忧愁。
结尾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知否。乱尘涨袖。夷歌野哭,销得残阳骤”,诗人知道友人一定会想念家乡的百姓,他们正在遭受战乱的困扰,哀鸿遍野,夕阳西坠。“庚郎魂断久”,诗人用“庚郎”代指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尽思念。“迸入江南,玉龙哀奏”,诗人想象着友人回到家乡后,会有如玉龙般高昂的情绪,为家乡人民带来希望。而“冰霜共守”则暗喻了诗人自己与友人共同承担国家危难的决心。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深担忧。同时,词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越生死的友谊,让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