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冉冉天将暮。西风如水侵朱户。败叶坠新黄。归鸦栖夕阳。
纱窗秋半掩。离恨难消遣。独自倚阑干。恹恹病骨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轻云冉冉天将暮”,写秋意渐浓,夕阳西沉,轻云缓缓地飘向天空,天色将晚。

“西风如水侵朱户”,秋风如水般袭来,吹得窗户上的朱漆都泛起了红色的痕迹,暗示着秋意深重,诗人在此时感到凄凉。

“败叶坠新黄,归鸦栖夕阳”,描写的是一幅深秋的景色图:树叶已经落尽,只剩下一片片黄色的叶子在空中摇曳,一只乌鸦在夕阳中栖息,这景象显得格外凄凉。

“纱窗秋半掩”,用“半掩”形容纱窗被秋风吹拂的样子,表现出一种凄冷的氛围。

“离恨难消遣”,离别之恨难以消解,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独自倚阑干,恹恹病骨寒”,独自一人靠在栏杆上,身体感觉虚弱,连生病的身体都感到寒冷,表现了诗人孤独和伤感的心情。

【答案】

译文:

轻飘的白云渐渐升起,天边黄昏已近。一阵秋风吹来,好像要浸入朱红的门扉。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还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一群归巢的乌鸦,在夕阳下歇息。

我透过半开的纱窗,看到外面已是深秋时节。离愁别恨让我百无聊赖,无法排遣。我只能孤单地靠在栏杆上,身体感到无力,连生病也让人感到寒冷。

赏析:

此词作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当时李珣在长安任职,他与友人同游,共赏菊花。但当夜深人静时,李瑾又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亲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菩萨蛮》。

词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轻云冉冉升空,天幕渐渐暗了下来。接着词人以西风、红门、落叶、乌鸦等形象,写出了秋天的萧条冷落。这些意象都饱含着浓郁的秋天色彩,为下面的抒情作了气氛烘托。

“纱窗秋半掩”一句,则进一步营造了一个深秋之夜,清冷寂寥的氛围。词人在这样幽美的夜景中,独自登高远望,不禁触景生情。“独自倚阑干,恹恹病骨寒。”两句是词人的直接抒情。“恹恹”,即精神不振的样子。“病骨寒”既指身体之病,亦指内心之悲,更点出了词人孤苦无依的处境。

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词采用白描手法,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淡雅;结构层次清晰,情感细腻而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