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苔深,怎幽径难寻,那日妆阁。但破屋依然,闲了帘幕。曾记栏杆同倚处,满阶尽是花飘泊。斜阳薄。别恨迢迢,往事如昨。离索。
扁舟晓角。伤心千万里,何处栖托。料岑寂兰闺,孤灯泪落。付与琴声情更切,最愁人月明风恶。烟波作。梦被柳绵迷却。
注释:
- 梅子黄时雨寄许定生夫人:这是一首词,作者不详。题目是“梅子黄时雨”和“寄许定生夫人”两部分组成的,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梅子黄时雨”,出自宋代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意思是在梅子成熟的季节,天空飘着绵绵细雨。
- 春晚苔深,怎幽径难寻,那日妆阁。但破屋依然,闲了帘幕。曾记栏杆同倚处,满阶尽是花飘泊。斜阳薄,别恨迢迢,往事如昨。离索:离别之苦。
- 扁舟晓角。伤心千万里,何处栖托?料岑寂兰闺,孤灯泪落。付与琴声情更切,最愁人月明风恶。烟波作:形容水波浩渺,如同烟雾一般。梦被柳绵迷却:指梦中被柳絮迷住了。
赏析:
这首词以梅子成熟的季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词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苔藓覆盖的小路、难以寻找的幽径、曾经共同倚靠的栏杆以及满地飘落的花都是春天的象征。这些景物都透露出一种离别之苦的氛围。
词人转向描述自己的心情。他独自一人坐在破屋中,帘幕闲置。这种孤独的感觉使他回想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昨日重现。同时,他也感到了离别的痛苦,因为他不知道爱人现在身在何处。
在这段描写中,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心中的离愁比作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漂浮的柳絮,让人感受到他的迷茫和无助。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词人以一声长叹收尾。他想象自己在梦中被柳絮迷住了双眼,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这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爱人的深深牵挂。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既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表达了他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