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凄迷。是小亭疏雨,岑寂送春归。香径残红,芳池暗绿,眼底离恨菲菲。更一片、江城新草,待东风、吹到天涯。闲煞南楼,湘帘卷处,燕子来时。
别怨经年未遣,奈支离病骨,还又依依。万叠银笺,千行锦字,旧来怀抱都非。算几度、花时来往,忆西园、风影怕重题。纵有垂杨百尺,难系愁思。

【注释】

1.一萼红:词牌名。

2.寄怀:托情于人,以表达对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

3.岑寂:孤独寂寞。

4.江城新草:指春天刚刚长出的嫩草。

5.支离病骨:形容身体虚弱,多病。

6.旧来怀抱都非:指过去的情怀与经历都已改变。

7.垂杨百尺:比喻高高的杨柳,也比喻思念的人。

8.愁思:忧愁思念。

【赏析】

《一萼红·送别》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是一首抒情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兴,写春归时小亭疏雨、残红芳池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又通过描写燕子的到来和南楼的闲煞,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上片起韵“最凄迷”,点明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归的小景:小亭上的稀疏的雨滴,在春日里飘落下来,将万物笼罩其中;而那曾经盛开的花朵,已经凋零殆尽。这景象让人感到无比凄凉,仿佛在为春天的离去而哀叹。紧接着,用“香径残红”和“芳池暗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下片则转向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别怨经年未遣”,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分离的痛苦和无奈。然而,尽管她努力想要忘记这些伤痛,但最终还是无法释怀。这种痛苦和无奈的情感在整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下来的“万叠银笺”、“千行锦字”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思念之情如同无尽的银笺和锦绣般的文字一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结尾处,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到来和南楼的闲煞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燕子飞回南方,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南楼的闲煞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种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相结合的方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画面之中。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