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调琅邪迥绝尘,连篇满箧有清文。
手裁稿草亲藏去,百衲碑成不易分。
【注释】
风调:指文才高超,气韵清新。琅邪:即琅琊台,在今山东临沂附近,为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筑城,后成为名胜之地。迥绝尘:超然脱俗。连篇满箧:形容文章之多。清文:高雅的文采。手裁稿草亲藏去:亲自裁制稿草,收藏起来。百衲碑:指用许多不同颜色的丝织品拼凑成的碑文。
【赏析】
这是作者自题《四绝》诗的一首。“或谓诸魏志”以下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一段,诗人在赞扬同道中人的成就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首句中的“风调”,指的是文人才思敏捷,气韵清新;“琅邪”,则是指作者的籍贯,位于今山东临沂地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指昌绶)的文才高超,风格清新,与古代名家齐名。次句“风调琅邪迥绝尘,连篇满箧有清文”,进一步强调了昌绶的文章风格高雅、清新,与众不同。最后一句“手裁稿草亲藏去,百衲碑成不易分”,则描绘了昌绶亲手制作文章手稿的情景,以及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无法分辨其真伪的特点。整首诗通过对昌绶及其作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昌绶才华的赞誉和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