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飞戾天,诗人独长叹。
明发念先人,不寐涕汍澜。
况当明圣代,敢忘振羽翰。
兄昔膺荐牍,驱车赴长安。
待诏三殿下,簪笔五云端。
月领少府钱,朝赐大官餐。
卿士交口言,屈宋堪衙官。
如何不上第,蕉萃归江干。
酌酒呼弟语,却聘尔良难。
淮南旧业荒,江左春色阑。
酒人复延访,词客且盘桓。
歌场酌大斗,狂呼颜渥丹。
忽焉独书空,中心信鲜欢。
行道会有时,岂能终涧盘。
兄其崇明德,无为摧肺肝。
酬青然兄
鸣鸠飞戾天,诗人独长叹。
鸣鸠是春天的使者,它的叫声在天空中回荡,而诗人却独自叹息。这里的“鸣鸠”,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明发念先人,不寐涕汍澜。
清晨起床,思念逝去的亲人,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这里的“明发”指的是清晨起床,而“念先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诗人,以至于他无法入睡,泪水涟漪不断。
况当明圣代,敢忘振羽翰。
更何况现在是一个清明盛世,怎能忘记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呢?这里的“明圣代”指的是清明盛世,而“振羽翰”则是指用笔来书写、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人深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己更应该努力奋发,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兄昔膺荐牍,驱车赴长安。
哥哥曾经接受过推荐信,于是驾驶马车前往长安。这里的“膺荐牍”指的是接受推荐信,而“驱车赴长安”则描述了哥哥为了追求功名而奔赴京城的情景。
待诏三殿下,簪笔五云端。
等待在宫廷内为皇帝侍奉,笔尖蘸着墨汁写在云朵般的纸张之上。这里的“待诏三殿下”指的是在皇宫内为皇帝侍奉,而“簪笔五云端”则形容了写作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展现了诗人笔下的才华和造诣。
月领少府钱,朝赐大官餐。
月光下领取少府的薪金,早上被赐予高级官员的饭菜。这里的“少府”是指朝廷中的低级官员,而“月领少府钱”则描绘了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同时,“朝赐大官餐”则表现了诗人受到皇帝赏赐的待遇,彰显了他的地位和荣耀。
卿士交口言,屈宋堪衙官。
官员们纷纷称赞他的诗篇,屈原和宋玉这样的文人也愿意担任他的幕僚。这里的“卿士”指的是官员们,而“交口言”则表示他们一致地称赞诗人的诗作。诗人因此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连屈原和宋玉这样的文人也愿意为他效力。
如何不上第,蕉萃归江干。
为何不能一举成名,最终落得憔悴地回到江边?这里的“不上第”指的是未能一举成名,而“蕉萃归江干”则描绘了诗人因为未能成功而感到失望和沮丧的心情。这种情绪深深地影响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酌酒呼弟语,却聘尔良难。
斟满酒后呼唤弟弟,劝他不要急于求成、过于执着。这里的“却聘”是指劝诫弟弟不要急于求成、过于执着。诗人深知弟弟的性格特点和处境,因此希望他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急躁。
淮南旧业荒,江左春色阑。
淮南的旧业已经荒废,江南的春天也已经过去。这里的“淮南”是指淮南郡,而“旧业”则指的是诗人过去所经营的事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事业的失望和无奈。同时,“江左春色阑”则描绘了江南春天景色的结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境上的凄凉和失落。
酒人复延访,词客且盘桓。
酒人们再次邀请我前去饮酒,词客们也在那里徘徊留恋。这里的“酒人”指的是饮酒的人,而“复延访”则表示他们再次热情地邀请诗人前去畅饮。词客们也在诗人周围徘徊留恋,与他一起饮酒聊天,共度时光。这些场景不仅增添了诗人的生活乐趣,也让他感受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歌场酌大斗,狂呼颜渥丹。
在唱歌时痛饮美酒,大声呼喊让人脸颊泛起红润如丹。这里的“歌场”指的是唱歌的场合,而“酌大斗”则形容了喝酒时的豪放和畅快。诗人在这样的场合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大声呼喊着让脸庞变得红润如同涂上了丹砂一般。
忽焉独书空,中心信鲜欢。
忽然间独自挥毫泼墨,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兴奋。这里的“忽焉”指的是忽然之间,而“独书空”则表现出诗人在独处时心情舒畅、意气风发的样子。他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挥洒自如,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这种喜悦和兴奋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他身边的人,也让整个氛围变得更加欢快起来。
行道会有时,岂能终涧盘。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起伏不定的时刻,怎么能永远停留在山涧里徘徊呢?这里的“行道”指的是人生的旅程或道路,而“有时”则表示生活中充满了变数。诗人深知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起伏和挫折。但他也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行,总有一天会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兄其崇明德,无为摧肺肝。
兄长啊!你应该崇尚美德,不要因小失大、损害了自己的心肝。这里的“崇明德”指的是推崇和弘扬道德品质,而“无为摧肺肝”则表达了对于个人品德重要性的强调。诗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因此,他希望兄长能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失去自我价值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