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
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
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
只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
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
【注释】
- 山左:指东晋王羲之。2. 茅右:指南朝梁陶弘景。3. 蓬瀛: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山名。4. 绿野:原为道家所说的长生不老之地。5. 《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化之。”6. 辋川:《太平广记》引《唐史补》:“王维居辋川别墅,常梦神人乘白鸾来迎。”7. 将身入图画:意谓以身作画。8.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9. 王绩:初唐诗人。10. 王勃:初唐诗人。11.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家。12. 李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3. 白居易: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4. 张旭:唐朝书法家、诗人。15. 李邕:唐代文学家、书法家。16. 韩愈:唐朝文学家。《新唐书》称其“气盛言宜,无避忌讳”。17.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重要诗人。18. 贾岛:唐代诗人。19. 柳宗元: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20. 杜牧:唐代文学家。《全唐诗话》:“杜牧少时家贫,读书仅庇门户,然好学不倦。”21.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22. 司空图:唐代著名诗人、文论家。23. 刘禹锡:唐代诗人。24.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25. 苏轼:宋代大文豪。26. 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27.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28. 李商隐:唐代诗人、李密之孙。29.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30. 辛弃疾:南宋著名诗人。31.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32. 蒲松龄: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作者。33. 高适:唐代边塞诗人。34.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之一。35.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唐代三大诗人之一。36.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37.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38.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39.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40.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41.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42.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43.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44. 李商隐:唐代杰出诗人。45. 王勃:唐代著名诗人。46.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重要人物。47.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48. 李商隐:唐代杰出诗人。49.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50.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51. 郑板桥:清代杰出画家。52. 蒲松龄:清代著名小说家。53. 高适:唐代杰出边塞诗人。54.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55.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56.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57.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58.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59.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60.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61. 李商隐:唐代杰出诗人。62.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63.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64.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65.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66.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67.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68.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69.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70.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71.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72.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73.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74.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75.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76.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77.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78.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79.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80.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81.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82.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83.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84.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85.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86.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87.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88.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89.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90.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91.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92.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93.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94.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95.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96.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97.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98.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99.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100.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号称“诗圣”101. 白居易: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102.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与贺知章、张旭、王勃、卢照邻合称“王之涣四杰”。103只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名为《王溯山左茅右蒋图》的山水画卷。首联描绘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美;颔联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的高洁志趣,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颈联则通过赞颂画作中的仙境之美以及自己的隐逸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淡漠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