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多春风,旭日照彼岨。
揽袂试登临,怀古遥踟蹰。
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
家本罨画溪,折节此读书。
古今同一辙,与君皆侨居。
工愁吴季重,深情王伯舆。
抗志慕贤达,悠悠千载馀。
【注释】1. 周处:西晋时著名清官,以断案闻名。2. 王溯山:即王叔文。3. 岨(jiàn):险峻的土丘。4. 罨画溪:即罨画溪水,位于浙江余杭县境内。5. 侨居:寄居他乡。6. 吴季重:东汉末年吴郡太守刘表,字元瑜,有名士风度和高尚品格。7. 王伯舆:东晋名士王坦之的堂弟王珉,字叔高,为人慷慨大方、好施乐善。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历史画面,表达了他对古代贤人如周处、王叔文、刘表、王珉等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句“高台多春风”,诗人登上高台,看到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景象,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第二句“旭日照彼岨”,旭日照耀着险峻的土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这里的“旭日”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第三句“揽袂试登临”,诗人挽起衣袖,尝试着登上高处。这一动作象征着他渴望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四句“怀古遥踟蹰”,诗人在高处回望过去,感慨万千。这里的“怀古”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而“遥踟蹰”则展现了他的徘徊和迷茫。
第五句“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诗人引用周处的故事,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周处曾三次铲除恶行,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
第六句“家本罨画溪”,诗人提到自己的家乡,那是一条美丽的溪流,也是他成长的地方。这一句既展示了他的家乡美景,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七句“折节此读书”,诗人表示自己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放弃了原来的生活,开始读书学习。这里体现了他的坚持和毅力。
第八句“古今同一辙,与君皆侨居”,诗人认为古今圣贤都遵循同样的道德准则,他们都是寄居他乡的人。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圣贤的敬仰之情。
第九句“工愁吴季重,深情王伯舆”,诗人以吴季重和王伯舆两位名士为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这两位名士都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博大的胸怀。
第十句“抗志慕贤达,悠悠千载馀”,诗人表示自己立志成为贤人,这种精神可以传承千古。这一句既表达了他的远大志向,又表达了他对传统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