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月春风吹,江边杨柳千万枝。
行人欲折不忍折,笼烟蘸雨垂绿丝。
王恭张绪不可见,困酣娇眼如欲啼。
攀条流涕桓宣武,何不移栽元武陂。
昔日幽燕轻薄儿,斫取柔条系斑骓。
越溪春半如花女,祓褉牵裳怜爱谁。
羌管声中伤别离,声声寄我长相思。

杨柳曲送别沈五遂初

江南二月春风吹,江边杨柳千万枝。

行人欲折不忍折,笼烟蘸雨垂绿丝。

王恭张绪不可见,困酣娇眼如欲啼。

攀条流涕桓宣武,何不移栽元武陂。

昔日幽燕轻薄儿,斫取柔条系斑骓。

越溪春半如花女,祓褉牵裳怜爱谁。

羌管声中伤别离,声声寄我长相思。

注释:

  1. 杨柳曲:一种古乐府诗体,多咏杨柳、离别等题材。
  2. 江风:指春风拂过长江的江风。
  3. 千万枝:极言杨柳之多。
  4. 忍:不忍。
  5. 笼烟蘸雨:形容柳枝被雨水打湿后的朦胧景象。
  6. 王恭张绪:东晋诗人,他们曾因才貌出众而备受赞誉。
  7. 困酣:形容人酒醉后的样子。
  8. 娇眼:形容女子的眼睛美丽而含情脉脉。
  9. 桓宣武:桓温,字元子,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10. 元武陂: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
  11. 昔:过去。
  12. 幽燕:古代对北方地区的称呼。
  13. 斫:砍伐的意思。
  14. 柔条:柳树柔软的部分,此处用以比喻男子的柔情。
  15. 斑骓:骏马,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16. 越溪:指浙江绍兴附近的越州溪水。
  17. 祓褉: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以五彩丝线为饰物,用来除灾祈福。
  18. 牵裳:拉着衣裳,形容人依恋不舍的样子。
  19. 羌管:古代的一种乐器,羌族的乐器。
  20. 声声:形容声音连续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送别之歌,通过描绘杨柳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感伤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分析:
    1.江南二月春风吹,江边杨柳千万枝。
    江南的二月,春风拂过江边,无数的杨柳枝条随风轻摆。
    2.行人欲折不忍折,笼烟蘸雨垂绿丝。
    一位行人想要折断这垂丝般的柳枝,但又不忍心下手,因为那柳丝被雨水打湿后的朦胧景象更加动人。
    3.王恭张绪不可见,困酣娇眼如欲啼。
    可惜的是王恭和张绪这两位才貌出众的人物已经离世,使得后人只能在梦中见到他们的容颜。
    4.攀条流涕桓宣武,何不移栽元武陂。
    望着垂柳的枝条流下泪水的桓宣武(桓温),为什么不把那棵柳树移植到元武陂?
    5.昔日幽燕轻薄儿,斫取柔条系斑骓。
    那些曾在幽燕一带风流倜傥的年轻人,曾经用柔美的柳条将一匹斑驳的战马拴住。
    6.越溪春半如花女,祓褉牵裳怜爱谁。
    在越溪边春光明媚时,美丽的女子们穿着五彩丝线的裙子,拉着衣角依依不舍地离去。
    7.羌管声中伤别离,声声寄我长相思。
    羌管吹出了别离的悲伤旋律,每一声都如同我深情的呼唤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感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