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箫声何处楼。
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解析】

1.桐:梧桐,一种常绿乔木。

2.月凉如许:一弯新月像水一样清凉。

3.娟娟:美好貌。

4.飞上梧桐树:比喻思乡之情如飞鸟般地飞向树上。

5.客思怕惊秋:客居他乡的游子害怕秋天的到来。

6.箫声何处楼:箫声在何处飘荡?

7.筛风浑不定: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8.络纬鸣金井:蟋蟀鸣叫,声音如金。

9.和露凭阑干:手拿着露水,凭倚着栏杆。

10.夜深么凤寒:夜深了,凤凰也感受到了寒冷。么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凤凰。

【答案】

译文:

新月挂在天空中,一钩明月清冷如水。美好的月亮飞上了梧桐树上。我思念家乡的心情害怕被秋天惊动,不知萧声从何处传来?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蟋蟀在金井上鸣叫,好像金铃。我在栏杆上握着露水,夜已深沉,凤凰也被寒气所伤。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开头两句“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以景起兴,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的画面。新月挂在夜空,清亮如水,它仿佛是天宫的使者,把银光洒满了大地。梧桐树梢,新月似玉钩般挂在枝头,这景象美得令人心动。诗人用“新月凉如许”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接着,诗人又描写了梧桐树上飞鸟的情状:“客思怕惊秋,箫声何处楼。”诗人担心秋风吹落自己的思绪,而那凄婉的箫声又从什么地方传来呢?这里的“客思”,既指诗人本人,又暗指远在他乡的人。“怕”字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不安。最后一句“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写诗人在梧桐树下欣赏夜景,听着络纬鸟的鸣声,感受着夜的静谧和凉爽。“和露凭阑干”,在月光的映照下,诗人凭栏远望,不禁感叹:“夜深了,连凤凰也受到了寒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