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槐庭院阴如许,声声度来林杪。翅薄风多,身高露重,独把纤枝危抱。哀音漫袅。顾鬓影成丝,暗惊秋早。蓦起凉飙,晓窗繁响恐沈了。
年年曾记听处,五更疏欲断,幽思多少。冷咽齐宫,凄迷汉苑,身世西风残照。回肠正搅。忆归棹横塘,柳阴吟绕。剩取馀音,砌蛩相和好。
【解析】
此词上片写蝉的鸣声,下片写人对蝉鸣的感受。全词用词精炼,意境清幽,音韵优美,耐人品味。
“绿槐庭院阴如许”,首句点题,起拍就点明“夏蝉”之鸣。“阴如许”三字,既写出蝉声的悠长不绝,也写出了蝉声给人带来的满耳清凉之感。“声声度来林杪”,紧接上句而来,以“度”字形容蝉声的凄切哀怨,生动传神。“翅薄风多,身高露重,独把纤枝危抱。”这三句写蝉的外形和动作。“翅薄风多”是说蝉在风中飞得很低;“身高露重”是说蝉的翅膀紧贴着树皮,显得格外高耸,因为蝉的身体里有很多水分,所以显得沉重;“独把纤枝危抱”则是形容蝉鸣时的姿态。“哀音漫袅”,这三个字写出了蝉声的悲凉、凄婉,为下文写人的感慨作铺垫。“顾鬓影成丝,暗惊秋早。”蝉声哀婉,使人感到时光已晚,不禁为之动容。“蓦起凉飙,晓窗繁响恐沈了”。忽然刮起了凉爽的秋风,蝉鸣声更加响亮了,连晓窗也被其声音所震,几乎要震聋耳朵了。“惊”字写出了作者因听到蝉鸣而感到的惊喜。“年年曾记听处”三句,从蝉鸣声写到人对蝉鸣的感受。“五更疏欲断,幽思多少。”这里指到了五更天的时候,蝉鸣声才渐渐稀少,此时夜深人静,只有作者一人在沉思。“冷咽齐宫,凄迷汉苑,身世西风残照。回肠正搅。忆归棹横塘,柳阴吟绕。”“冷咽”三句写蝉声凄厉,令人心碎,如泣如诉,让人联想到汉宫的寂寞与凄凉。“回肠正搅”一句则将这种感受进一步加深,使人感到心烦意乱,难以自持。“忆归棹横塘”,“归”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柳阴吟绕”两句是写自己回到故乡后的生活。作者回到故乡,喜欢在池塘边乘舟垂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同时吟诵着诗歌,陶醉在自己的诗意生活之中。“剩取馀音,砌蛩相和好。”最后两句,写自己欣赏完了蝉鸣,又回到了自己的诗酒田园生活之中。
这首词的上片写夏蝉之声,下片写人对夏蝉之声的感受。全词语言清丽,结构工巧,意境清新,音韵和谐。
【答案】
译文:绿槐树荫下的庭院多么阴凉啊!蝉声一声一声地传来树梢。蝉体纤细,翅膀薄而风劲,身躯高大,露水厚重,它独自抱着柔弱的身子,紧紧地抱着那根细弱的枝条。我听到这哀伤的鸣声,不由得暗惊秋天来得过早。忽然刮起了一阵凉风,晓窗被蝉鸣声震得嗡嗡直响,恐怕都听不到了。
年年我都能记得这个时间去倾听蝉声的地方,每到五更天的时候,蝉鸣声就渐渐稀少了,这时深夜人困马乏,思绪万千。那悲凉的呜咽声让我想起汉宫的寂寞凄凉,想到西风中的残照,使我的心情更加悲苦。我的愁肠被这哀伤的鸣声搅得翻来覆去,想起了故乡的小船横卧在池塘之上,杨柳的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我在池塘边垂钓,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吟诵着诗歌,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