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断鸿来去。云暗江天路。
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秋怀苦。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遵循三个步骤,即:先分析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达技巧及情感,最后总结全诗的艺术效果。

“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首句交代诗人所处的环境,点明时间是黄昏,作者登临高楼眺望远方,秋风又送来了阵阵砧声,让人思绪万千。“断鸿来去。云暗江天路”两句承接上句写景,由景生情,以鸿雁的往来衬托出作者的思家之情。“象管”指象管笔,“鸾笺”指鸾凤彩笺,都是古代妇女用来寄情的文房四宝。此处借物抒情,表明自己虽然在楼上,但心情却像那飞鸟一样飘忽不定,内心充满了愁绪。“不赋销魂句”,意谓自己不会用那些缠绵悱恻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直接表白。“秋怀苦。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诗人说,我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正如秋风中吹落的梧桐叶,使人想到人生的短暂;正如那潇潇细雨,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常。而在这风雨交加的环境中,我如同那被风吹雨打、摇曳不停的芭蕉树一般,无法找到栖息之处。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因离乡而作客异乡的哀怨与惆怅。

【答案】

译文:傍晚登上高楼,西风中传来阵阵砧声(这是古人离别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大雁南飞北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离愁别绪;乌云密布的天空和茫茫江面之间,似乎连着一条看不见的路。信手拿起象管笔,写下的是些不发愁闷的句子。秋天的怀抱真叫人难过啊,就像秋风中的落叶,又似萧萧春雨。人就如那随风摇曳的芭蕉树,无法找到停泊处。赏析:这首词为惜别的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情中有景,意脉相通。起句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勾勒出一幅晚风凄清的黄昏图,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孤独之感。接着,词人由景生情,以鸿雁的往来衬托出自己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情感。“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意谓自己不会用那些缠绵悱恻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这里既是实写自己的处境,也是比喻自己对家乡、亲人的依恋之情。“秋怀苦。愁风愁雨”两句,是说自己的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正如秋风中吹落的梧桐叶,使人想到人生的短暂;正如那潇潇细雨,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常。而在这风雨交加的环境中,我如同那被风吹雨打、摇曳不停的芭蕉树一般,无法找到栖息之处。此句既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下片主要描写自己的离愁和悲叹。开头二句直抒胸臆,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心境。“象管”、“鸾笺”是古代妇女用来寄情的文房四宝,此处借物抒情,表明自己虽然在楼上,但心情却像那飞乌一样飘忽不定,内心充满了愁绪。“不赋销魂句”,意谓自己不会用那些缠绵悱恻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直接表白。“秋怀苦。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诗人说,我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就像秋风中吹落的梧桐叶,使人想到人生的短暂;就像那潇潇细雨,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常。而在这风雨交加的环境中,我如同那被风吹雨打、摇曳不停的芭蕉树一般,无法找到栖息之处。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因离乡而作客异乡的哀怨与惆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