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筵前曾一笑,当年错认红红。画眉今让白眉工,暮行巫峡雨,雌拂楚台风。
自爱钗痕济楚,偏怜裙褶惺忪。几回鹦鹉惊雕笼,星嗔人唤小,月怕梦疑空。

临江仙 · 赠扶风

歌舞筵前曾一笑,当年错认红红。画眉今让白眉工,暮行巫峡雨,雌拂楚台风。

自爱钗痕济楚,偏怜裙褶惺忪。几回鹦鹉惊雕笼,星嗔人唤小,月怕梦疑空。

注释:

  1. 曾一笑:曾经有过一瞬的欢笑。
  2. 当年错认红红:指曾经错误地认为彼此的美貌一样(红红,此处指女子的红色发饰)。
  3. 画眉今让白眉工:指曾经以为对方不如自己美丽。
  4. 雌拂楚台风:雌鸟在风中拂动羽毛,形容女子行走时婀娜多姿。
  5. 自爱钗痕济楚:指自己喜欢用玉钗修饰头发。
  6. 偏怜裙褶惺忪:指偏爱穿着裙子的样子。
  7. 鹦鹉惊雕笼:鹦鹉被关在笼子里,受到惊吓。
  8. 星嗔人唤小:星星因为被人呼唤而生气。
  9. 月怕梦疑空:月亮因为做梦而感到害怕,担心是梦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宴会上与友人告别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女子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歌舞筵前曾一笑”,描绘了宴会上的欢声笑语,以及女子的美丽。这里的“一笑”不仅指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第二句“当年错认红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错误认识。第三句“画眉今让白眉工”,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美丽胜过自己,这既是对她外貌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谦虚。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描述了女子的不同特点。“自爱钗痕济楚”,表现了女子对自己的精心打扮;“偏怜裙褶惺忪”,则描绘了她穿着裙子的温柔模样。这些描述都展现了女子的美好形象。
    最后两句,诗人以鹦鹉和月亮为喻,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别的伤感。鹦鹉在笼子里受惊,月亮在梦中害怕,都是因为无法适应离别的现实。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暗含了自己对分离的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诗人的深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它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