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当年雨后,门前冠盖客,一何多。银烛西窗萤火乱,听枯荷。
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
料得故人无疾病,却因何。只把天公埋怨,太滂沱。

【解析】

这是一首咏雨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当年雨后的情景;中间四句写如今雨后的凄凉景象;后四句写对故人的怀念和埋怨上天。

第一句“旧雨”即指昔日的雨,诗人在金陵时曾与一位客人有过一段交往。“来自度曲客”,说明这位客人曾是一位歌妓或乐伎。“度曲”,即演唱曲子。“金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句“门前冠盖客,一何多”,描写了当年门前车马喧阗、人声鼎沸的景象。“冠盖”,是古代官吏戴的帽子,这里泛指达官贵人。“一何多”,即这么多。第三句“银烛西窗萤火乱”,写的是当年灯下饮酒赏月的情景。“银烛”,即银质的蜡烛。这句说,当时在西窗上点着银质的蜡烛,窗外萤火点点,一片光明。第四句“听枯荷”,写的是当年荷花凋零的情景。“枯荷”,荷花已经枯萎了。“听”字用得很妙,既写出了荷花枯萎,又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凄凉之情。“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这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写雨过天晴,行人匆匆而去。“直到”,直译为一直。“霁”,“晴”。这一句的意思是:直到太阳出来,雨才停止,那些匆匆赶路的人,都打着油纸伞,踏着积水的青石板路离去了。这里的“直到”“方去”是时间上的递进关系。“湿鸣珂”,即指马蹄踏在潮湿的石板路上发出的声音。“珂”,马嚼子,这里指马。“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这几句是全诗的重点,写今日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今日”,即今天。“雨声犹昨”,即今天的雨声好像昨天一样。“萧条”,冷落萧疏的样子。“三径”,指三条小路。“径”,小路。“有谁过”,意思是没有谁经过。这四句是写雨后景色,也反映了自己的心情。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咏雨的诗。首联写昔日雨后情景;颔联写如今雨中凄凉景象,颈联写对故人的怀念和埋怨上天,尾联写对故人的怀念和埋怨上天。

【赏析】

本诗以咏雨起兴,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忧愁。诗的前两句回忆昔日与友人在金陵相聚的情景,突出其繁华热闹。第三、四句写今日雨后之景,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凄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借题发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