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苏台不计春。浣沙石上草如茵。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小名低唤莫生嗔。
【诗句释义】
浣溪沙·西施梦武塘梅花和尚墓下有此种
一别苏台不计春。浣沙石上草如茵。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小名低唤莫生嗔。
【译文】
离别了苏台之后不再记起春天,浣溪沙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草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这幻生的花种也是怜爱人的。
在梦中萦绕着吴宫我独自捧着鲜花,但香气已经消失南方的国度,那娇柔的姿态谁来皱眉?我的小名低声呼唤不要生气。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溪纱”、“浣溪曲”等,是唐教坊大曲《白雪歌》中一首古风曲调,用此调填词为词篇者颇多,多为抒写女子离愁别恨之情。
一别苏台不计春。浣沙石上草如茵。幻生花种也怜人。(第一段)
(苏台:即苏州台城,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别”二句:意谓自从分别了苏州台之后,就再不去想那江南的春天了。浣纱石(又称采香径):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在太湖边建造姑苏台时,曾在台上建亭子,以供游宴。后因吴亡,被拆毁。后人于其遗址上种植花草,称为“浣沙”。这里泛指姑苏台的遗迹。草如茵:指草丛茂盛,如同铺上了绿色地毯。
(幻生花种也怜人:意谓这幻生的花种也是怜惜人的吧!幻生:幻化而生之意。)
(梦绕吴宫:梦中萦绕着吴宫;吴宫:指苏州旧时的宫殿,也泛指苏州一带的景物,此处借指自己思念的人或地方。心独捧:指心中只有他。也怜人:怜惜他。)
(香消南国:意为香气已经消失南方的国度,暗喻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怀念。南国:泛指南方国家,指吴国、楚国等地。)
(谁颦:谁又皱眉呢?颦:皱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一别苏台不计春。”开篇点题,表达了作者离开苏州台之后便不再去想那江南的春天了。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别苏台之后,就不再去考虑春天的事情了。这里的“春”,指的是苏州台所在地的春天。
“浣沙石上草如茵。”接着诗人描绘了浣沙石上的景色。这里的“浣沙石”,指的是苏州台遗址上种植花草的地方,也指代苏州台本身。诗人用“草如茵”来形容浣沙石上的草木生长得很茂盛,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一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苏州台遗址的眷恋之情。
“幻生花种也怜人。”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幻生的花种也是怜惜人的。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种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苏州台遗址的眷恋之情。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思念之情。其中,“梦绕”和“心独捧”都是形容梦境中对苏州的思念。而“香消”则暗示了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怀念。最后,“南国”一词既指吴地(泛指南方国家),也指吴国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