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催花,宵长费烛,沉吟往事堪记。岭峤移家,汉滨闲步,乍识佩环声起。仙城路近,还印得、温黁香气。借问蓝桥捣玉,云英可能相似。沧溟去程万里。
怨苕华、寸心难系。待到后期归了,绿深无地。铅泪倾盘似洗。但仿佛、游仙梦痕里。蜃海迷楼,春云曙市。
天香 · 辛巳仲春与曙青行投虎溪,剪镫听雨,问说香城故事,悽感久之,记缀未成,先述此解
【注释】:
①辛巳:宋宁宗开禧元年。虎溪:在今江西南昌西南。
②剪镫:即“剪镫灯”,一种有柄、可折叠的灯。
③香城:指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瑶台。
④温黁香气:用温黁石炼成的丹药的香气。古代传说,温黁石能长生不老,故称炼丹者为温黁。
⑤蓝桥:相传为仙女云英所居之地。
⑥蜃海:海中蜃气形成的楼阁,又名海市。传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常隐现于云间,时有仙灵往来,故名蜃海。迷楼:楼阁因云雾缭绕而看不清形状,所以称迷楼。
⑦苕华:苕,苕水,源出江西;华,古同“花”,这里指苕河。苕河在江西境内,是赣江支流之一。
⑧绿深无地:形容苕河两岸景色如画,令人陶醉。
【赏析】:
《点绛唇》词作于宋代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春天,词人与友人一起到江西南昌郊外游赏,并游览了虎溪。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关于西王母和云英的故事,心中感到十分悲痛,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游历虎溪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描绘了虎溪周围的美丽景色和词人心情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欣赏之情。接着三句,描写了词人听到有关西王母和云英的故事后的心情,表现了词人对这些故事的好奇和向往之情。然后四句,又回到虎溪周围的风景上来,表现了词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五句,则表达了词人在游历虎溪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表现了词人对这些事的感受和思考。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它通过描绘词人游历虎溪时所见所感的美景和经历的一些事情,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感悟。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慨的作品。它通过描绘虎溪的美丽景色和词人游历过程中的感受,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和人生感慨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