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绡开处,看烟云骀荡,悬厓森列。尺幅沧波窥远势,两点轻舟如叶。裂石奔泉,遥汀攒树,点染皆奇绝。东坡佳句,几时双剑重合。
茵念寥落生平,南来北去,随处留车辙。十载嘉陵江上住,更向黔州行役。可惜当时,穷探幽胜,无此丹青笔。惘然凭几,寄愁何啻千叠。

百字令

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宋宣和内府所藏,无苏公题诗,盖又一本也

素绡开处,看烟云骀荡,悬厓森列。尺幅沧波窥远势,两点轻舟如叶。裂石奔泉,遥汀攒树,点染皆奇绝。东坡佳句,几时双剑重合。

茵念寥落生平,南来北去,随处留车辙。十载嘉陵江上住,更向黔州行役。可惜当时,穷探幽胜,无此丹青笔。惘然凭几,寄愁何啻千叠。

注释:

  1. 王晋卿:即王诜,北宋名臣,官至宰相,善书画,有《烟江叠嶂图》,为宋宣和内府收藏。
  2. 无苏公题诗:苏公指苏轼,苏轼曾为王晋卿的《烟江叠嶂图》题诗,这里说没有苏轼的题诗,可能指这幅画是另一本。
  3. 素绡:白色生绢,比喻轻纱。
  4. 烟云骀荡:形容山峦间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5. 悬厓:高崖峭壁。
  6. 尺幅沧波:尺幅指画幅大小,沧波指水波荡漾,形容画中山水景色辽阔。
  7. 两点轻舟:形容船小而快,如两叶小舟在水面上划过。
  8. 裂石奔泉:形容水流冲击岩石,发出巨大的声响。
  9. 遥汀攒树:远处的沙洲上长满了树木,形容景色幽静秀美。
  10. 东坡: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曾任杭州通判等职。
  11. 茵(yīn)念:怀念之意。
  12. 寥落:寂寞、冷落。
  13. 南来北去:指周游四方,到处漂泊。
  14. 十载:十年。
  15. 嘉陵江:位于四川省东部,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
  16. 黔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一带。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通过对王晋卿《烟江叠嶂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思考和感慨。
    起首一句“王晋卿烟江叠嶂图”,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和作者的身份。王晋卿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官至宰相。他的《烟江叠嶂图》是一幅描绘江南烟雨山水的画作,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作者以“无苏公题诗,盖又一本也”来强调这幅画的不同之处,可能是因为原作已经遗失,所以有了另一部作品的存在。
    接着两句“素绡开处,看烟云骀荡,悬厓森列”,描绘了画作中的景物。素绡是指白色的生绢,象征着纯净和雅致;烟云则指的是山间的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和深远的感觉;悬厓则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这几句描写细腻而生动,将画中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句子“尺幅沧波窥远势,两点轻舟如叶”,进一步描绘了画作的细节。沧波是指水波浩渺,暗示着画中山水的广阔无垠;两点轻舟则是指画中的小船,它们在水面上划动,如同树叶在风中摇曳一般轻盈。这些细节描写都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一样。
    接下来的几句“裂石奔泉,遥汀攒树,点染皆奇绝”,则是对画作中其他元素的进一步描绘。“裂石奔泉”是指画中的泉水从石头中涌出,声音震耳欲聋;“遥汀攒树”则是指画中的沙滩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点染皆奇绝”则是指整幅画作的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的过渡都达到了极致。这些描写都展现了画作的独特魅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最后两句“东坡佳句,几时双剑重合”,则是对苏轼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在这幅画作上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作者在这里用“双剑重合”来形容这些诗句和画面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对苏轼才华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和深情的词句表达,展现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