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帕笼春,鹅笙炙晓,歌尘影碍红楼。粉郎初到,纤指卷帘钩。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
娇喉。才一试,人间燕妒,天上鸾愁。奈匆匆镜里,月散霞收。更借么弦传恨,料伤春也似悲秋。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
【注释】
凤帕笼春:用凤帕将春天包裹起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易逝。
鹅笙炙晓:鹅毛扇在晨光中燃烧,像早晨的阳光一样温暖。
歌尘影碍红楼:歌声飘散,尘埃遮住了红楼。指歌声扰人清梦。
纤指卷帘钩:纤长的手指卷起窗帘。形容女子娇美动人。
垂杨:杨柳。
香骢:香气芬芳的马。
应休怪行云遏碧:应该不奇怪云彩遮住了碧空。
燕妒、鸾愁: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
奈匆匆镜里:却不知在镜中。
月散霞收:月光消散,如霞一般美丽的景象消失。这里指女子的容颜消逝。
么弦:即“琵琶”弦乐器的一种,声音婉转。传恨:寄托哀怨。
伤春、悲秋:因季节更替而感到悲伤。
销凝:沉思,凝眸深思。
白江州:指《东坡志林》所载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诗《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汲泉酿冷酒,山下人家种花)中的“白”、“江”。
【赏析】
此词是作者观剧后的感怀之作。上片写剧中人物出场的情景,下片写剧中人物的表演。全词以戏台上的一幕戏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怜惜之情。
“凤帕笼春,鹅笙炙晓”,这两句是说,美丽的春色被包在华丽的绣帕之中,朝阳初升,歌舞声中,歌声飘散,尘埃遮映着红楼。这是写剧中人物出场的情景。“粉郎初到”,说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刚刚来到这个角色中。他纤长的手指卷帘钩,仿佛是女子娇柔的举止。“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这是说是谁将垂柳栽种得到处都是,让那匹骏马整天都在垂杨柳荫下流连徘徊。这是在写观众们对剧中人物的喜爱和留恋。“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这是说不要怪天上的行云阻隔了天空的美景,不要责怪它不向人的发鬓流去。这是说剧中人物虽然美丽动人,但却是短暂易逝的。
“娇喉。才一试人间燕妒,天上鸾愁。”这句是说剧中人物的声音美妙动听,使人如同燕子和凤凰一样嫉妒,让人感到天上的鸾鸟也会忧愁。“奈匆匆镜里,月散霞收。”这句是说可惜在镜子里,那美好的容颜迅速逝去,月光也散失了光彩。这是说剧中人物的青春美貌也终将消逝。“更借么弦传恨,料伤春也似悲秋。”这是说借助音乐来寄托哀怨,估计伤心的日子就像悲凉的秋天一样漫长。“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这是最后一句,意思是沉思凝望时,青衣已经哭湿了衣裳,伤心欲绝的时候,好像已经到了白帝城。这是说在深深的沉思中,青衣已经哭湿了自己的衣服,伤心欲绝的时候,好像已经到了白帝城一样。
这首词是观戏之后的作品,作者通过剧中人的形象和表演,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逝去、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