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食时初竟晓梅妆,对面饱端相。是天生两口,甜恩苦怨,总要同尝。还把檀郎二字,细嚼当槟榔。漱水休倾却,中有脂香。
闻道别来餐减,只相思一味,当作家常。想靓犀微露,剔着假思量。惩桃花煮成红粥,早拚他心里葬春光。侬只梦胡麻熟否,不梦黄粱。

【注释】

六忆:指《诗经·卫风·氓》中“六言如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之句。

来:指《古诗十九首》中“来时相怨,去日相思”之句。

梅妆:梅花的妆容。

檀郎:男子的美称。

槟榔:一种南方特产的硬壳果类植物。

靓犀:美丽的犀牛角。

黄粱:黄色的小米,古代用来比喻虚幻之事。

【赏析】

此词为追念往昔之作。上阕写男女欢情,下阕写相思之苦。全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发对情人的刻骨相思,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忆食时初竟晓梅妆,对面饱端相”,开篇即点出“六忆”的主题,回忆在清晨时分,两人相对着梳妆打扮的情景。“是天生两口,甜恩苦怨,总要同尝。”这几句词意双关,既是写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感,又隐含着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词人进一步描绘了与情人相处的细节,如品尝美食、欣赏美景等等。这些细节描绘都围绕着两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展开,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还把檀郎二字,细嚼当槟榔。”这里的“檀郎”一词,既是指代情人,又是一种比喻,将情人比作珍贵的檀木一般。词人用“细嚼”来形容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品味一颗珍贵的槟榔,既美味又难以忘怀。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浪漫气息,也让人更加期待下文的内容。

“闻道别来餐减,只相思一味,当作家常。”词人通过“餐减”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相思一味,当作家常”则是一种反讽的说法,暗示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情人,心中便如同家常般温馨舒适。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意和哲理内涵。

“想靓犀微露,剔着假思量。”这句词中的“靓犀”指的是美丽的犀牛角,而“剔着假思量”则是一种隐喻的表达。词人在这里用犀牛角比喻情人的美貌和智慧,同时也暗示着自己对于情人的深深思念。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惩桃花煮成红粥,早拚他心里葬春光。”这句词中的“惩桃花”指的是一种美味佳肴,而“葬春光”则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词人在这里用桃花煮成红粥的情境来暗喻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将自己比作那被遗弃在春天里的花儿,等待着被爱人采摘。这种深情而又决绝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更加感人肺腑。

下阕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侬只梦胡麻熟否,不梦黄粱。”这两句词中的“胡麻”指的是芝麻,而“黄粱”则是指一种美梦。词人用“梦胡麻熟否”来暗喻自己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的幻想和期待。而最后的“不梦黄粱”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强调了自己对于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坚定决心。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整首词更加引人深思。

这首词通过对男女欢情的刻画和对相思之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词也以其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