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
诗及注释
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
- 译文:回忆起初次走出绣花的帘帏时,我特别喜欢在画栏东边。
- 注释:绣纬——指绣有花纹的窗帘或者帘帐;画栏——美丽的栏杆;东——这里指西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初出”和“偏爱”,表达了诗人初出绣纬时的欣喜与对画栏东边的特别喜爱,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
- 译文:正当春天令人伤怀,独自面对飘落的花瓣和细雨,燕子归来时,帘栊被紧紧拢起。
- 注释:归燕——归来的燕子;帘栊——帘幕。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深刻感受。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
- 译文:有个小丫鬟轻轻扶着我,她的笑容如花下四道眉毛般动人。
- 注释:小鬟——年轻的侍女;下:指脸上;四眉峰——形容眉毛如花下四瓣峰峦般婀娜。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容貌与神态,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含蓄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温柔与娇美的追求。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 译文:将湘裙遮掩一半,树上盛开着一树嫣红如火的花朵。
- 注释:湘裙——古代女子所穿的一种长裙;嫣红——鲜艳的红色。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湘裙被遮挡的情景,以及树上嫣红色的花朵,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八声甘州·赋六忆来》是清代诗人易顺鼎的作品,全诗共七句,每一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