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有老僧,怜我厌兵革。
投诗说六如,劝作空门客。
我感老僧心,未忍弃巾帻。
往往访兰若,谈禅忘日夕。
路熟不厌行,事惯遂成癖。
啖饭饱伊蒲,听经伴顽石。
渐觉俗念灰,何但乡愁释!
会心在不遥,木樨香处索。
注释:
- 客中述怀二首: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感慨和心情。
- 城东有老僧,怜我厌兵革:城东有一位老僧人,他怜悯我这个厌倦战争的人。
- 投诗说六如,劝作空门客:我写了一首诗给这位老僧人,劝说他去当和尚。
- 我感老僧心,未忍弃巾帻:我感激他的心意,但我不忍心放弃我的头巾(象征文人的尊严)。
- 往往访兰若,谈禅忘日夕:我常常去寺庙里拜访,谈论禅宗,以至于忘了时间的流逝。
- 路熟不厌行,事惯遂成癖:因为我对这条路非常熟悉,所以即使走路也不会感到厌烦;因为这些事情已经习惯,所以也就成为了我的一种癖好。
- 啖饭饱伊蒲,听经伴顽石:吃饭时吃饱了就听经文,陪伴着一块石头。
- 渐觉俗念灰,何但乡愁释:渐渐地感觉到世俗的念头已经消失,不仅仅是因为家乡的思念得以解脱。
- 会心在不遥,木樨香处索:只要心中有默契,距离就不遥远,就像在桂花盛开的地方寻找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不同地方生活的感想和心境。诗人在城东遇到了一位老僧人,被他的善良和理解所打动,决定向他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与老僧人的对话,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成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悟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