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楠木堂,堂后旧栽竹。
去时如人长,归来长过屋。
苍翠扑人衣,依依娱醉目。
爱之抱瓮浇,何暇嗔懒仆。

【解析】

本诗首联写诗人归居旧居,感叹时光荏苒;颔联写屋舍变迁,物是人非;颈联写旧居之竹与自己相映成趣;尾联写旧居之竹为诗人带来愉悦。据此可作答。

【答案】

①我居:我居住在。②楠木堂:楠木制的厅堂。③去时如人:离开的时候好像人一样。④归来长过屋:回到这里时比屋子还高。⑤苍翠扑人衣:苍翠的竹子直冲人的衣服。⑥依依娱醉目:依依惹起人的情思,令人沉醉。⑦爱之:喜爱它。⑧抱瓮浇:抱着一瓮水给竹子浇灌。

译文:

我居住在楠木堂中,楠木堂后面曾经栽种着竹子。

当初离开的时候,就像人一样高大;回来的时候却比以前更高。

苍翠的竹子直接冲入人的衣服,依依的样子逗人喜爱。

喜欢它们就抱着一瓮水给它浇水,哪有时间责备懒惰仆人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开头两句写“我”居处的变化:“去时如人长”“归来长过屋”。前句以“人”喻指“我”,说明自己离去时像人一样高大;后句则说“我来时也长得比屋高了。”可见,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故居的变迁,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故居的感情是多么深厚,故居在他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第三、四句写旧时栽于故居的竹子,现在依然苍翠挺拔,引人入胜:“苍翠扑人衣”,苍翠的竹子直冲入人的衣服,使人感到十分可爱;“依依娱醉目”,这竹子又仿佛在撩拨人的情思,令人陶醉。第五、六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抒情:“爱之抱瓮浇”,既写出了自己喜爱这些竹子的心情,又写出了自己爱护它们的行为。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忙于工作,但仍然抽空来抚弄这些竹子,并表示对“爱竹”之心决不因事忙而懈怠:“何暇嗔懒仆”,哪里还有闲心责怪那些懒惰的仆人呢!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幽恬淡,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