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本儒家女,四诫从少熟。
孝姑及诸姑,妯娌皆和睦。
下逮婢妾辈,有恩而不虐。
呜呼不永年,哀叹遍戚属。
阃内失此贤,是我太薄福。
强为悼亡诗,愧不如潘岳。
俚语述庸行,岂足相表襮。
将求大君子,彤管播芬馥。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汝本儒家女,四诫从少熟。(你本是儒家的女儿,从小就懂得了”四诫”)
    注释:儒家四诫指的是《论语》中的“孝、悌、忠、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尊敬和赞美,认为她是一个遵守儒家道德规范的女子。

  2. 孝姑及诸姑,妯娌皆和睦。(孝敬婆婆和所有的姑姑,妯娌关系都很和睦)
    注释:这里的“孝姑”是指对公婆尽孝,而“妯娌”则是指妻子的兄弟姐妹。这句话描绘了家庭内部的和谐氛围。

  3. 下逮婢妾辈,有恩而不虐。(甚至对待仆人和婢女,都施以恩惠而不加以虐待)
    注释:“下逮婢妾辈”,即包括奴仆和婢女。这里强调了对家庭成员无论地位高低都一视同仁的态度。

  4. 呜呼不永年,哀叹遍戚属。(可惜生命不长,悲哀的声音遍及所有亲属)
    注释:“呜呼”是一种感叹词,表示哀悼。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妻子去世的悲痛和对家人的关心。

  5. 阃内失此贤,是我太薄福。(家中失去了这样一位贤妻,是我的福气太浅薄)
    注释:“阃内”,古代妇女居住的地方;“贤”指贤惠的妻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妻子的深深怀念和对自己福气的反思。

  6. 强为悼亡诗,愧不如潘岳。(勉强写悼亡诗,羞愧不如潘岳)
    注释:潘岳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悼亡诗非常感人。这里作者自谦自己写的悼亡诗不如古人的作品。

  7. 俚语述庸行,岂足相表襮。(用粗俗的语言叙述平庸的行为,岂能相称?)
    注释:“俚语”通常指粗俗或不文雅的言语;“言表襮”意为言辞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悼念妻子的方式不够恰当、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

  8. 将求大君子,彤管播芬馥。(想要寻找一个伟大的君子,就像彤管一样传播芬芳)
    注释:“彤管”,古代用于书写的彩色笔;“芬馥”意指香气四溢。这里比喻希望找到品德高尚的人来传承美好的家庭美德。

整首诗通过对妻子生前行为的描述和对她去世的悼念,展示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家庭和睦与女性美德的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