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消九九已无霜,春色迷离遍野塘。
陌上空青衬裙屐,窗前浓绿映巾箱。
行吟草泽悲三楚,游目兰亭畅二王。
犹记马蹄声得得,不堪回首左春坊。
《和曹颖甫同年春草四首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是清代诗人祝廷华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寒消九九已无霜,春色迷离遍野塘
- 寒消九九已无霜:这里描绘了冬天即将结束,寒气消散的景象。”九九”通常指冬至后的第一个九天,象征着冬天的终结。”无霜”则暗示着天气变暖,冰雪融化。
- 春色迷离遍野塘:”迷离”形容春色朦胧而美丽,给人一种既清晰又模糊的感觉。”遍野塘”指的是田野上的小池塘,春天的到来使得这些水面也显得生机勃勃。
- 赏析: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欣赏。
- 陌上空青衬裙屐,窗前浓绿映巾箱
- 陌上空青衬裙屐:”空青”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也可能是形容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裙屐”指的是古代女子的服饰,此处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窗前浓绿映巾箱:”浓绿”描绘了窗外植物茂盛的情景,”巾箱”则可能是一种小巧的手提包,用来装化妆品或首饰等。
- 赏析:这句诗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以及女性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表达能力。
- 行吟草泽悲三楚,游目兰亭畅二王
- 行吟草泽悲三楚:”行吟”意味着在行走中吟咏,”草泽”则是指广阔的草地或湖泊。在这里,诗人通过行走于草泽之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 游目兰亭畅二王:”游目”意为放眼望去,”兰亭”是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故事发生地。诗人在这里通过欣赏兰亭的美景,联想到历史上的名人,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赏析:整组诗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 犹记马蹄声得得,不堪回首左春坊
- 犹记马蹄声得得:”马蹄声”指的是战马奔跑的声音,常用于表达战争或征战的紧张氛围。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经历过的战争或动荡的历史时期。
- 不堪回首左春坊:”左春坊”可能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地方,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到无法忍受。这里的”不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无奈和哀伤。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祝廷华的《和曹颖甫同年春草四首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