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孤帆落,江天成薄凉。
残红莲远树,归鸟艳斜阳。
潮长芦根短,云开客路长。
平芜何处尽,应是接钱塘。
晚晴泊枫泾
译文:傍晚的雨后天晴,孤帆在江面缓缓降落,天与江水交融,形成一片凉气。残存的红色花瓣落满了远处的树木,归巢的飞鸟映照着斜阳。潮水涨涌,使芦花的根部变短,云开雾散,使行人的行程变得遥远。那平野尽头究竟在哪里呢,应是连接着钱塘吧。
注释:
- 晚霁:傍晚的降雨后天气转晴。
- 江天:指江面上的天空和江水。
- 薄凉:凉爽之意。
- 残红莲远树:残存的红色莲花落在远处的树上。
- 归鸟艳斜阳:归来的鸟儿在夕阳中显得格外鲜艳。
- 潮长芦根短:潮水上涨时,芦苇的根部变短了。
- 客路长:旅途中的艰难漫长。
- 平芜何处尽:平坦的原野上哪里才是尽头?
- 接钱塘:接近或抵达钱塘(杭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晴朗的傍晚,诗人独自驾舟停泊在枫泾的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晚霁孤帆落”,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情景。这里的“晚霁”指的是傍晚的降雨结束,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使得原本阴沉的天空变得明亮。“孤帆落”则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江面上缓缓降落的景象。
“江天成薄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气氛。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天气的寒冷,还带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味,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三句“残红莲远树”,通过色彩鲜明的“残红”和生动的“莲”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第四句“归鸟艳斜阳”,则通过“艳”字的使用,将鸟儿的羽毛描绘得如同夕阳般绚丽多彩。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的功力,也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同时,“归鸟”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潮长芦根短,云开客路长”,则是整首诗情感转折的象征。虽然前文已经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但这句诗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因为潮水的上涨使得芦花根部变短,意味着旅程的艰辛和不易;而云层的消散又为诗人提供了更远的路途,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遥远和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