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这首诗的原文是:
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注释和赏析:
1. 夜泊光福塘: 这是诗的题目,表明诗人在夜晚停泊在光福的岸边。”夜泊”说明时间是夜晚,而”光福”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景点名。
2. 风高塔铃语: 风声呼啸,似乎有风铃的声音随风飘来。”塔铃”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用来报时的大钟,而这里的”风高”可能意味着风特别大,使得塔上的铃声更加清晰。
3. 知是龟山阳: 通过塔上的铃声可以判断出这是龟山(可能是一个著名的自然或文化地标)的一侧。”知是”意味着通过声音就能确定。
4. 人烟出古木: 尽管夜晚,但仍能看到有人在树林中活动。这可能是因为树林中的灯光或者是因为树木遮挡了月光。
5. 疏火明寒塘: 在寒冷的夜晚,有人点燃了火堆,火光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这可能是因为水塘的地理位置较低,周围环境较为寒冷。
6. 孤艇傍山足: 诗人坐在一只小船旁边,船靠近了山脚。这可能是为了方便观赏周围的景色。
7. 渐闻梅花香: 随着船只的移动,可以闻到远处梅花的香味。”渐闻”表示随着距离的增加,香气越来越明显。
8.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虽然还没进入被梅花覆盖的香雪海(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但已经能感觉到那种清新宜人的气息,足以让人感到心灵净化。
9. 起坐虎山桥: 诗人从船上起身,走到附近的一座桥上坐下休息。”虎山”可能是这座桥的名字,也可能是因为桥梁形状像一只老虎而得名。
10. 江月留清光: 在桥上,诗人欣赏着月亮洒下的清辉。这里的”江月”可能是指河流上的月亮,也可能是指桥边的江水与天空相连形成的美景。
译文:
在深夜里,我停泊在光福的岸边,
风声呼啸,仿佛听到了塔铃的声音,
我知道是在龟山的阳面,
四周静悄悄,只有人烟在树林中隐约可见,
我点起了灯火,照亮了寒冷的水塘边。
我坐在小船旁,船靠山脚下,
我渐渐听到了远处梅花的香味。
还没有进入那片香雪海,
我已经感到了清新的空气,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我站起身来,走到了虎山桥上,
江面上的月光洒下,照亮了我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冬夜在河边停留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风声、塔铃、人烟、灯火、梅花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同时,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个人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