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吹风暗京国,行子对面不相识。
踯躅难寻故旧欢,终日城南望城北。
忽逢侯生市上来,驻马相携饮百杯。
十年倾倒足怀抱,长沙富贵何有哉。
怒马高车去如驶,五侯七贵今如此。
落拓谁留一布衣,羁栖且共居萧寺。
萧寺论诗昼掩门,每当风雨坐朝昏。
一饭未曾遇知己,何况当年国士恩。
余昨偶从山东来,君今又向山东去。
回首方思泰岱云,别离无那燕台树。
燕台树下泪如线,此行羡子归乡县。
阁上如逢扬子云,道余挟策犹贫贱。
注释
- 黄沙:形容天气或环境恶劣。
- 京国:指京城,即北京。
- 行子:行者,旅行者。
-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 城南与城北:分别指的是北京的南面和北面。
- 侯生: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伴。
- 长沙:古代地名,今天的长沙市。
- 五侯七贵:古代指皇帝宠信的大臣。
- 落拓:贫穷落魄的样子。
- 萧寺:寺院。
- 萧寺论诗昼掩门:在寺院中白天关门讨论诗词。
- 燕台树:比喻离别的地方。
- 燕台树下泪如线:形容非常悲伤。
- 阁上:指楼阁之上。
-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 挟策:拿着书卷,这里指学问丰富。
译文
黄沙吹风暗京都,行者对面不相识。
徘徊难寻故旧情,每日黄昏望南北。
忽遇侯生市集旁,驻马相携饮百杯。
十年心醉足下人,何需财富显尊贵?
骏马高车疾如飞,五侯七贵今何在?
谁留一布衣羁旅,共栖萧寺谈诗篇。
萧寺论诗昼掩门,风雨兼程坐朝昏。
一饭未遇知己人,何曾记得昔年恩?
昨日偶从山东来,君今又向山东行。
回首方思泰岱云,别离无计燕台树。
燕台树下泪如线,羡君归乡县里安。
阁上若逢扬子云,知余贫贱仍持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通过描述友人离去的情景和心情,抒发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