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采撷东篱畔。秋老无人院。祡桑酒醒月昏黄。剩有清标偏耐、晓来霜。
明年秋色知何许。岁月如驰去。西风萧瑟太无情。吹得空阶瘦影、不分明。
【注释】:
东篱畔:指菊花丛中。
祡桑酒醒月昏黄:祡桑,即桑叶,这里泛指菊花。
清标:高洁的品格。
明年秋色知何许:指不知明年秋天的景色如何。
萧瑟:风声。
【赏析】:
此词是词人为悼念故去的妻子而作,借咏菊以抒亡妇之痛。上阕写菊花在寒霜中傲然不屈、高洁自守,下阕则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几番采撷东篱畔。秋老无人院。祡桑酒醒月昏黄。剩有清标偏耐、晓来霜。
明年秋色知何许。岁月如驰去。西风萧瑟太无情。吹得空阶瘦影、不分明。
【注释】:
东篱畔:指菊花丛中。
祡桑酒醒月昏黄:祡桑,即桑叶,这里泛指菊花。
清标:高洁的品格。
明年秋色知何许:指不知明年秋天的景色如何。
萧瑟:风声。
【赏析】:
此词是词人为悼念故去的妻子而作,借咏菊以抒亡妇之痛。上阕写菊花在寒霜中傲然不屈、高洁自守,下阕则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全诗内容进行理解,最后按要求作答。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清明时节,细雨催花,又寒又醒,春意已消殆尽。下片写清明时节,燕子归来时,怕惊损红英。全词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愁绪。 词中“云屏”句的意思是:云屏寂寞
南歌子 秋天已经老去,蟋蟀在叫得急促而急切,天冷得清冷如水,一庭院中静寂得连凤露也无声。不说月亮的残痕斜斜地转动,已经三更了。 宝鼎里的香将要燃尽,檐下的梅花的影子渐渐横卧下来。罗衾就像流水一样清凉,悄悄地感到寒意。我闲来无事,把迢迢的莲漏数清楚。 注释: 1. 南歌子:词牌名,又名“秋宵月下”等。此调以咏人春睡初醒、月夜独坐的情景为常见内容。 2. 蛩(qióng)吟:蟋蟀叫声。 3. 天寒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 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注释: 1. 烽火惊心:指看到战争的烽火,内心感到震惊和不安。 2. 上将:指张国梁,曾任南宋大将,有战功。 3. 尘土未熄:战争尚未结束,战争的痕迹依然存在。
娇红稚绿天然丽。一般沉醉东风里。莫漫倚新妆。纤腰尔许长。 眉痕青琐琐。睡起情无那。留得几多春。湘毫染未匀。 注释:娇嫩的红色和稚嫩的绿色,自然的美丽。一般沉醉在东风的怀抱中。不要随便地依靠着新妆。纤长的腰身,你大约有这么多长。眉形如青琐一样清晰可见,醒来时情感无处寄托。留下多少春天?我使用的毛笔还未完全均匀。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美人倚窗而眠,春风轻拂,柳条摇曳,她沉醉于春风之中,不觉睡去
【解析】 此诗写春色将尽,韶华将老,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丽。“落红庭院晚妆残”一句,写景抒情,点明时令。“微雨酿轻寒”,点出天气,渲染气氛。“柳色黄拖金缕,苔痕绿上雕栏”,写庭院中的景物,色彩艳丽而富有生气,烘托出一种春日特有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韶华荏苒,音书迢递,情绪阑珊”,写自己的感慨与愁绪。“却怪东风无力,不将花信催还”
【注释】 ①鸾衾:华丽的被子。初醒:刚醒来的样子。 ②玉钗:指用玉石制成的发饰,这里泛指妇女的发髻。 ③画堂:有画彩装饰的大厅。 ④风紧:形容风吹得很猛烈。 【赏析】 这首小词写闺中女子春眠乍起时的情态。全词从女子初起时的动作写起,以“梦压鸾衾”、“睡起玉钗”点明其人正在梦中或初醒,以“门掩篆香、斜日画堂”,点出环境及时间已到早晨。以下三句,分别写她起床后的动作和所见之景物,以动作描写为主
【注释】: 东篱畔:指菊花丛中。 祡桑酒醒月昏黄:祡桑,即桑叶,这里泛指菊花。 清标:高洁的品格。 明年秋色知何许:指不知明年秋天的景色如何。 萧瑟:风声。 【赏析】: 此词是词人为悼念故去的妻子而作,借咏菊以抒亡妇之痛。上阕写菊花在寒霜中傲然不屈、高洁自守,下阕则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 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虞美人 【其一】 秋来凋尽青山色,我亦添头白。独行踽踽已堪悲,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 闭门不作登高计,也揽茱萸涕。谁云壮士不生还,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 注释:秋天到来,青山的颜色已经凋零殆尽,我也增添了白发。独自行走在荒凉的道路上,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悲哀了。更何况道路崎岖,荆棘遍地,想要回家又有何办法? 闭门不准备登高的计划,只是揽起了茱萸,泪水洒落而下。谁说勇士不能归来,看看那筑墙的声音和影子
咸阳宫阙早成尘,莫听歌声涕泪频。 若遇戚姬悲薄命,幸无如意胜夫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人物命运的同情。诗人通过描绘咸阳宫阙的荒芜与歌声中的悲伤,以及提及戚姬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诗句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与反思
【注释】 1. 锦花:指繁花。岚彩:山色云气。扶筇(qiú)去:扶着手杖而去。 2. 莺啼处:莺啼声中的地方。 3. 风送征鸿:风吹着大雁,使它们远飞。 4. 都付湘云缥缈驿楼中:都寄托在潇湘馆的楼阁上。湘云,即潇湘馆,贾宝玉寄居之处。缥缈:隐约,模糊。 5. 三分风雨催春老:三分风雨,比喻世事变迁,催人衰老。 6. 笑汝诗怀好:你诗思敏捷,才思敏捷。汝,你。 7. 鶗鴂:即杜鹃,一种鸟。 8.
《虞美人·其二》是刘辰翁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爱情无常的感慨。下面将结合诗句内容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1. 断肠何必萋萋草: - 词语解释:无需哀伤于满地的芳草,因为春花凋谢后,它们同样能带来悲伤。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的生命终会消逝,不必过分执着于短暂的美好。 2. 一片落花堪老: - 词语解释:即使只有一片飘落的花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先答出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答题时不要脱离诗歌的语境。 “素馨茉莉休分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素馨花与茉莉花不要分开,因为它们都是好花。 “大小总如冰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茉莉花,都像冰雪一样洁白纯净。 “朵朵开当明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朵茉莉花都在月光下盛开。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秋蕊香”、“玉壶冰”等。《花间集》入“子夜歌”,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有六句五七言两句。上片四句,下片四句。 灯花并蒂红蕖似。:灯花是红色的,与莲花相似,比喻女子的美貌。 博得佳人喜。:赢得了美女的喜欢。 门帘尽下怕风惊,催把兰膏添满到天明。 双双暖玉围棋子。 赌取松花绮。 横陈直待汝南鸡。 才上牙床却又月沉西。 【赏析】 《虞美人》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解析】 “虞美人”是词牌名,也是词的标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令。上片描绘峡口春景:青山渐渐向天边围拢,峡口春天景色难以辨认。下片描绘暮色中的渔村和沙鸥、炊烟等景物,抒发了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青山渐渐向天边围拢,峡口春天景色难以辨认。渺茫间烟树笼罩着渔村,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沙鸥贴水随波远飞,吹笛声教它断续难续。炊烟欲湿雨来时,恨你衔鱼高下不曾识。 赏析: 此词上片描绘峡口春景
虞美人 其一 和李后主 杜鹃声里春将老。断送花多少。 几层杨柳几层风。总付银屏金屋梦魂中。 合欢枕上香犹在。好梦依稀改。 回环锦字写离愁。恰似潇波不断入湘流。 注释: 1. 杜鹃声里春将老:杜鹃的叫声中,春天即将结束。 2. 断送花多少:形容春天即将结束,花朵凋谢。 3. 几层杨柳几层风:形容柳树被风吹得层层叠叠。 4. 总付银屏金屋梦魂中:将梦境中的情思寄托于金银珠宝般的居室之中。 5.
虞美人 其二 本意 拔山盖世重瞳目。眼底无秦鹿。 阴陵一夜楚歌声。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 感王意气为王死。名字留青史。 笑他亭长太英雄。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的诗。首句“拔山盖世重瞳目”描述了一位英雄拥有过人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可以拔起大山,盖世无敌;接着“眼底无秦鹿”表明这位英雄的眼界非常宽广,心中无所牵挂。然后两句“阴陵一夜楚歌声
《虞美人·回廊曲槛苔花壁》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在园林中凭栏远眺,追忆当年与友人的赏景谈心情景;下片写自己与友人在松桂读书堂的夜话以及红袖添香的幽雅生活。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含蓄蕴藉,意境清丽淡远,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诗句如下: - 回廊曲槛苔花壁。曾记题咏笔。 - 回廊曲折的栏杆上长满了苔藓,墙壁上开满了花朵(回廊曲槛)。曾经在这里题诗作画。 - 西窗别梦已经年
【解析】 此诗写春色将尽,韶华将老,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丽。“落红庭院晚妆残”一句,写景抒情,点明时令。“微雨酿轻寒”,点出天气,渲染气氛。“柳色黄拖金缕,苔痕绿上雕栏”,写庭院中的景物,色彩艳丽而富有生气,烘托出一种春日特有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韶华荏苒,音书迢递,情绪阑珊”,写自己的感慨与愁绪。“却怪东风无力,不将花信催还”
【注释】 ①鸾衾:华丽的被子。初醒:刚醒来的样子。 ②玉钗:指用玉石制成的发饰,这里泛指妇女的发髻。 ③画堂:有画彩装饰的大厅。 ④风紧:形容风吹得很猛烈。 【赏析】 这首小词写闺中女子春眠乍起时的情态。全词从女子初起时的动作写起,以“梦压鸾衾”、“睡起玉钗”点明其人正在梦中或初醒,以“门掩篆香、斜日画堂”,点出环境及时间已到早晨。以下三句,分别写她起床后的动作和所见之景物,以动作描写为主
【注释】 台阳笔记题词:作者在《台阳记》中所作的题词,此诗是其中的一首。 匆匆:急忙的样子。 同是征帆小驻时:我们都是乘着风帆,停歇在同一时刻。 我滥齐竽惭八载:我滥竽充数已经八年了。 欲从模范证工师:想通过学习榜样来证明自己的手艺高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台阳记》中的一部分。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们在匆忙中相见,都因风帆停歇在同一时刻。我滥竽充数已经八年了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 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注释: 1. 烽火惊心:指看到战争的烽火,内心感到震惊和不安。 2. 上将:指张国梁,曾任南宋大将,有战功。 3. 尘土未熄:战争尚未结束,战争的痕迹依然存在。
娇红稚绿天然丽。一般沉醉东风里。莫漫倚新妆。纤腰尔许长。 眉痕青琐琐。睡起情无那。留得几多春。湘毫染未匀。 注释:娇嫩的红色和稚嫩的绿色,自然的美丽。一般沉醉在东风的怀抱中。不要随便地依靠着新妆。纤长的腰身,你大约有这么多长。眉形如青琐一样清晰可见,醒来时情感无处寄托。留下多少春天?我使用的毛笔还未完全均匀。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美人倚窗而眠,春风轻拂,柳条摇曳,她沉醉于春风之中,不觉睡去
南歌子 秋天已经老去,蟋蟀在叫得急促而急切,天冷得清冷如水,一庭院中静寂得连凤露也无声。不说月亮的残痕斜斜地转动,已经三更了。 宝鼎里的香将要燃尽,檐下的梅花的影子渐渐横卧下来。罗衾就像流水一样清凉,悄悄地感到寒意。我闲来无事,把迢迢的莲漏数清楚。 注释: 1. 南歌子:词牌名,又名“秋宵月下”等。此调以咏人春睡初醒、月夜独坐的情景为常见内容。 2. 蛩(qióng)吟:蟋蟀叫声。 3. 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