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注释:
- 霜冷离鸿:霜冻使远行的鸿雁感到寒冷。
- 惊失伴:受到惊吓而失去了伴侣。
- 拟凭尺素:打算用书信来表达。
- 愁边:忧愁的边缘,这里指忧愁的尽头。
- 愁多书屡易:忧愁太多,书写多次却难以完成。
- 双泪落灯前:泪水滴落在灯光前。
- 莫对月明思往事:不要对着明亮的月光回忆过去的事。
- 也知消减:也知道会逐渐减少。
- 无端嘹唳一声传:无缘无故地发出凄厉的叫声。
- 西风吹只影:西风吹动着它孤独的身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孤雁哀怨情感的词,通过对孤雁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孤独与哀怨的感受。
第一句“霜冷离鸿惊失伴”,通过“霜冷”和“惊失伴”两个词语,营造出了一幅寒风凛冽、孤雁失群的画面。在这里,“霜冷”不仅仅是天气的描述,更是对孤雁心境的象征,暗示着它在冰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而“惊失伴”则进一步强调了孤雁因失去同伴而产生的惊恐和不安。
第二句“有人同病相怜”,这里的“同病相怜”并不是真的指彼此之间有相同的病症,而是指彼此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在这里,作者将孤雁和那些同样感到孤独的人相提并论,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同病相怜的关系使得孤雁在面对困境时更加坚强,因为它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第三句“拟凭尺素寄愁边”,这里的“尺素”指的是书信,而“寄愁边”则表达了作者想要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远方的人。在这里,作者通过书信这一载体,将自己的忧愁传递给了对方,同时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慰藉。这种传递情感的方式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却充满了真挚与深情。
第四句“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这句话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在这里,“愁多”和“书屡易”共同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作者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而“双泪落灯前”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力量,仿佛泪水已经浸湿了整个房间,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
第五句“莫对月明思往事”,这里的“莫对月明”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明作者不希望在明亮的月光下思考过去的事情。在这里,作者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即要勇敢地面对未来,不再被过去的阴影所困扰。这种坚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坚韧与决心。
第六句“也知消减年年”,这里的“消减”是一个动词,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会逐渐减少或消失。在这里,作者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之情。尽管岁月会带来变化和消逝,但作者仍然珍视那些美好的回忆,因为它们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这里的“无端嘹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声音突然而尖锐。在这里,作者通过“嘹唳一声传”表达了孤独感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驱散着周围的空气。而“西风吹只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仿佛只有自己的影子在风中摇曳。这里的秋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词通过描绘孤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孤独、哀怨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这首词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