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诗句“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下面将简要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生平
  •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同叔,号小山,抚州南昌人。他与其父晏殊俱有文采,且二人并称“二晏”。晏几道曾任颍昌府推官,后罢知徐州。其词风格别具一格,多寄托怀才不遇之感慨,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工小令。
  1. 诗词原文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初无期。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可记,手褪红香笑靥低。
    倦眼斜轻重掩窗,语音不定任燕飞。行云无语,也问归期未?

  2. 译文赏析

  • 第一段:“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通过描绘水滴打在芭蕉上的动态和声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因为分离而产生的痛苦,都凝聚在这点点滴滴的声音之中。
  • 第二段:“欲眠还展旧时书”,尽管想要睡觉,却仍然打开旧时的书本,这显示了他对过去的记忆依然深刻,无法忘怀。
  • 第三段:“鸳鸯小字犹可记”,回忆中特别提到了曾经一起生活的伴侣的名字,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怀念,也是对曾经共同生活过的日子的一种留恋。
  • 第四段:“手褪红香笑靥低”,回忆起对方的笑容和脸颊,那是一种温柔而甜蜜的回忆。这里的“褪红香”形容女子脸上的胭脂已经褪去或被风吹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两人关系的变迁。
  • 第五段:“倦眼斜轻重掩窗”,描述了自己疲倦时的样子,可能因为长时间的相思而感到疲惫。
  • 第六段:“语音不定任燕飞”,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而她的声音却变得不确定,可能是由于思念导致的音调变化。
  • 尾声:“行云无语,也问归期未?”以行云作比,表达了自己的沉默和无助。这里行云无语,暗喻着情感的深沉和复杂,同时通过问“也问归期未?”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和不确定性。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同时,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深层含义,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表达爱情哀愁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人生、时间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