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方,此言须细详。
四方虽云乐,何如在家乡。
况复多变态,前途更难量。
网罗到处有,不可不慎防。
所以先圣训,教人善行藏。
进礼退以义,穷达视彼苍。
滔滔虽皆是,我必择康庄。
人生贵知道,岂必登庙廊。
君不见诗人,拳拳十亩桑。
子陵老布衣,咄咄胜侯王。
尧夫安乐窝,至今仰耿光。
此中有真味,难与世人商。
君诚熟反覆,知吾言不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翱的作品,题为《赠姚亘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 丈夫志四方(丈夫的志向应当遍及四方)
- 此言须细详(这句话需要仔细考虑)
- 四方虽云乐(尽管四方之地都很乐土)
- 何如在家乡(但哪里比得上故乡?)
- 况复多变态(何况世间事物变化无常)
- 前途更难量(未来的道路难以预料)
- 网罗到处有(世间处处充满了诱惑)
- 不可不慎防(必须谨慎防备,以免陷入其中)
- 所以先圣训(因此古代圣贤教诲我们要谨慎行事)
- 教人善行藏(教导人们要有善行并懂得隐藏)
- 进礼退以义(在进退之间要以义为准则)
- 穷达视彼苍(无论穷困还是显达都要看天命)
- 滔滔虽皆是(虽然都是滔滔不绝的事情)
- 我必择康庄(但我必定选择一条坦荡大道)
- 人生贵知道(人生最可贵的是懂得道理)
- 岂必登庙廊(何必一定要登上高官显位之境)
- 君不见诗人(你难道没有见过那些诗人吗?)
- 拳拳十亩桑(他们常常手捧桑叶,心系家国)
- 子陵老布衣(子陵隐居不仕,成为一位布衣之士)
- 咄咄胜侯王(他的气度令人惊叹,胜过侯王)
- 尧夫安乐窝(尧夫自号安乐窝主,生活安逸而不失其志)
- 至今仰耿光(至今人们仍仰望着他的光芒)
- 此中有真味(这之中有着真正的味道)
- 难与世人商(很难与世俗之人讨论)
- 君诚熟反覆(如果你能真正反复思考)
- 知吾言不狂(知道我的话不是狂妄之言)
译文
丈夫应有远大的志向,四处探索。虽然四方之地都乐土,但比起家乡来如何?世事多变,前程更是难以预测。世界上无处不在诱惑,我们必须小心防范。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谨言慎行,懂得隐藏自己。进退之间应依正义行事,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都应看天命而定。世间种种纷纷扰扰,我会选择一条坦荡之路。人生最可贵的是懂得道理,而不是追求高官显位。君可见到许多诗人,他们常手捧桑叶,心怀家国。子陵隐居不仕,成为一位布衣之士,他气度令人称道,胜如侯王。尧夫生活安乐,人们至今仰慕他的光芒。这里面有真正的滋味,难以与世人们讨论。如果你能真正反复思考我的这些话,就不会认为我是狂妄之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议论、叙事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见解和哲理思考。首句“丈夫志四方”开篇即提出一个宏大的主题,强调了人应有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四方之地的描述,引出对家乡的怀念与依恋,以及对于世事多变和前途未卜的忧虑。接着,“网罗到处有”表达了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的现实,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最后,诗中多次提及先圣的教诲和古人的行为典范,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议论等方式,展现了对人生、社会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