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银花,千家火树,凤城今夕何年。玉宇高寒,举头又见婵娟。东皇漫道春如海,尽六街、风物凄然。最堪怜。酒满琼筵,人在愁边。
客中纵有闲歌舞,便消磨艳冶,都付樽前。佳节魂销,负他人月双圆。鱼龙曼衍长安好,庆良宵、梅影清妍。莫流连。急管繁弦,梦断情牵。

高阳台·凤城元夜寄姊

十里银花,千家火树,凤城今夕何年。玉宇高寒,举头又见婵娟。东皇漫道春如海,尽六街、风物凄然。最堪怜。酒满琼筵,人在愁边。

客中纵有闲歌舞,便消磨艳冶,都付樽前。佳节魂销,负他人月双圆。鱼龙曼衍长安好,庆良宵、梅影清妍。莫流连。急管繁弦,梦断情牵。

注释:

  • 十里银花:形容街道上装饰有银色的花朵,通常指彩灯或花饰。
  • 千家火树:形容每家每户都挂满了灯火,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繁华。
  • 凤城:古代对京城的称呼,此处可能是指北京等大城市。
  • 玉宇高寒:形容宫殿建筑宏伟壮观,同时也暗示着冷清和清高的氛围。
  • 举头又见婵娟:形容抬头看到天空中的月亮,也暗含着孤独和思念。
  • 东皇:这里指代的是太阳神,也可能是对某个人的尊称。
  • 春如海:形容春天的景象广阔无边,如同大海一般。
  • 曼衍:这里指的是音乐演奏的旋律曲折回环,也暗示着宴会或聚会的热闹氛围。
  • 鱼龙曼衍:形容音乐演奏的场面宏大,如同鱼龙在水中游动一般生动活泼。
  • 长安好: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意味着这个美好的夜晚是在长安举办的。
  • 梅影清妍:形容梅花的影子清丽而美丽,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 流连:形容舍不得离开,不愿意轻易结束这个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京城元夜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相结合的画面。诗的开头就展现了京城元夜的热闹景象,街道两旁装点着银花和火树,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热烈的氛围。接着写到“凤城今夕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繁华景象的感慨,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玉宇高寒”来形容皇宫的高耸和寒冷的气氛,进一步衬托出节日气氛的冷清和孤独感。然后诗人又提到了“举头又见婵娟”,这里的“婵娟”即指月亮,暗示了诗人抬头仰望星空,感到孤单和思念之情。

在诗的中间部分,“客中纵有闲歌舞”,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能够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欢乐。然而,“便消磨艳冶,都付樽前”,这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表面的繁华和享乐的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欢愉,无法真正地消解诗人心中的寂寞和忧愁。

“佳节魂销,负他人月双圆”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佳节”这个词,表达了对于节日的喜爱和珍惜,但同时他又深感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担心自己无法像他人一样团圆和幸福,因此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伤。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元夜的美景和热闹场景,以及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个既有繁华热闹又有孤独寂寞的复杂情感世界。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差,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