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
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

诗句释义

  • 素商时序:指的是秋季,“素”在这里是白色的意思。
  • 飞来:形容事物快速到来或者出现。
  • 西风渐觉关河小:西风吹过,感受到距离家国(关河)的缩小。这里的“关河”泛指国土,暗示了对国家或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大雁南飞,树林中落叶纷纷。这两句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
  • 玉天秋渺:秋天的天空显得辽阔而深远,如同玉色一般清澈明亮。
  • 栈道排云:形容道路高耸,直入云端。
  • 军书如雪:比喻战报、书信等紧急重要,数量众多如雪。
  • 梦随能道:梦中跟随某种力量或方向行进。
  • 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每年长途跋涉,身在异乡,衣物因风而冷,发出凄凉的声音。
  • 如水幽情夜悄:夜晚的寂静中,心情如水般温柔而深沉。
  • 趁无人,霜砧自捣:趁着没有人的时候,独自在寒冷中捣着寒砧(一种古代乐器,用于奏乐)。
  • 银塘月漫,罗衣风袭:银色的湖面上,月光洒下,罗衣随风拂动。
  • 锦字谁凭:谁能凭信笺表达心意。
  • 韶华难再,何时归早:美好的青春难以重现,不知道哪天能够回到故乡。
  • 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拥有独一无二的美丽,但在明天的镜子前,容颜会逐渐衰老。

译文

秋风吹来,我感受到了西风渐感关河之小,天空中长空雁群南飞,深林里落叶纷飞,玉色的天幕显得格外清朗。我们的道路如云中栈道一般高耸入云,战报如同雪一样密集。我在梦中追随某种力量前行,每一年都踏上万里之路,身在他乡,马匹消瘦,披着冰冷的征袍。

夜深人静时,我独自一人在霜打的小砧上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月光洒在银白色的湖面上,微风拂动了我的罗衣。谁能依靠书信传递心意?我的青春已经无法重现,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回到故乡。我独有无双的美丽,但明日的明镜定将催促我衰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身处异地,面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首句“素商时序飞来”,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季节。随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西风、雁群、落木等,勾勒出一个深秋的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远离的情感。雁群向南飞去,象征着诗人对于家的遥远思念;而树木的落叶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同时,这两句也隐含着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诗中的“如水幽情夜悄”,通过水的流动和夜晚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内心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打破,因为“趁无人,霜砧自捣”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深夜时分仍坚持劳作的情景,这不仅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也反映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银塘月漫,罗衣风袭”,则以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月光洒在湖面上,映照出银白的色彩,而微风拂过罗衣,则让人感到一种凉意。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内心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