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艳说风光好。今年争奈春归早。花草梦苏州。南风正麦收。
一篙春涨足。记渡胥江曲。人世苦飘萍。为留双鬓青。
【注释】
石城:今江苏南京。胥江:即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胥江曲:指秦淮河。双鬓青:指头发白了。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0)所作。作者时年二十七岁。上片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抒发伤春之情。下片写渡江之景,感慨人世沧桑。全词以“争奈”为题,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
石城艳说风光好。今年争奈春归早。花草梦苏州。南风正麦收。
一篙春涨足。记渡胥江曲。人世苦飘萍。为留双鬓青。
【注释】
石城:今江苏南京。胥江:即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胥江曲:指秦淮河。双鬓青:指头发白了。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0)所作。作者时年二十七岁。上片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抒发伤春之情。下片写渡江之景,感慨人世沧桑。全词以“争奈”为题,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镜对梅妆,诗传咏絮”,这两句的意思是:镜子对着梅花妆扮自己(指女子打扮),诗句里也传来了像梁鸿那样吟诵《咏絮》的才女。这两句中,“镜”“梅”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也是他心中所想之人。《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暮云天半,问何人、独立苍茫无语。”这是写诗人在空山觅句图时所见到的景物:天空被暮色染得一片朦胧,远处的山峰在天边若隐若现。此时,诗人正独自站在空寂的山岗上,面对着这苍茫无际的远景,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孤寂之感,于是便向天边的云层发问:是谁在这里独立无言呢?这一句是全词的总领句,它为下面写自己独立苍茫的心境作了铺垫,并为下文抒情蓄势,同时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读: 又值暮春天,树树柳花飞雪。 这句描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树木上柳花如同雪花一般飘落。"又值"意味着再次遇到这样的季节,而“暮春”则指的是春季的末期。这里的“树树柳花飞雪”形象地描绘了柳树花朵飘落的景象,如同飘飞的雪花一样,增添了一份诗意和美感。 一片池塘芳草,与愁苗争发。 这句话描绘了一片池塘中的芳草,它们与愁绪相互竞发,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哀愁
【注释】 绿窗:指女子的卧室。一枕游仙梦:指在梦中做着神仙般的美梦,这里比喻做着如梦般的生活。 水佩风环:指佩玉和饰以香花的腰带。荷衣蕙带:指穿荷花衣、系蕙草腰的装饰品。 韶华:美好的年华。人好:指美人佳丽。 书剑消磨:指用笔和刀剑消磨时间。 画图:指图画,这里借喻美女。 清游:指幽静的游玩。 桐阴:梧桐树的阴翳。这里借指秋天的月色。 曲曲眉痕:指弯弯的眉毛。这里指美人的眉。 【赏析】
台城路·颐和园 澄波十顷开妆镜,琼林又逢花事。 王母辰游,东皇御宴,歌舞年年欢会。 迷金醉纸。 看仙殿嵯峨,佛香芬秘。 千折明廊,最怜宫眷驾亲侍。 繁华应叹一梦,鼎湖龙去后,都换人世。 阿监啼饥,遗民蹈海,几度共人歔涕。 湖山耸翠。 任蜡屐重寻,画船闲舣。 莫放春归,杜鹃犹带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颐和园的词,通过对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历史的回顾
【注释】: 1.“冀北江南”:指冀州在北方,江南则指江南一带。冀州和江南,是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 2.“空怅望、暮云春树”:我独自站在空旷的江边怅然地凝望着远方。暮云与春树,是自然界的景象;而“空怅望”,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之情。 3.“算祗剩、槎枒肝肺”:算来只剩下像船桨一样粗糙的身躯(比喻自己的才华不出众)。“槎牙”,本指树木参差不齐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才华不突出。 4
诗句解读 1. 秋尽江南,黄叶半林,人境幽寂。 - 关键词: “秋尽” - 表示季节的转换到了秋天末期;“江南” - 地理位置,指的是中国南部地区;“黄叶” - 描述秋季的特征,树叶变黄;“人境幽寂” - 描绘了一个安静、无人声的环境。 - 译文/赏析:随着季节的更替,秋天的景色已经结束,只剩下一半树林被黄叶覆盖,显得格外幽静。 2. 凉蟾照梦,江乡缥缈,水云凝碧。 - 关键词:
石州慢·希明姊东游 海上行歌,蓬岛赋诗,搴裳高举。 羡他破浪乘风,不负频年羁旅。 山川信美,只恐异国飘零,仲宣郁郁终怀土。 袖里有乾坤,又飘然归去。 延伫。 燕云万里,目断锦鳞,渺渺云树。 多少闲情,欲说又还无语。 风云大陆,梦里起舞闻鸡,抚时我亦愁如许。 何日便同游,诉满怀离绪。 译文: 海上行歌,蓬岛赋诗,搴裳高举。羡慕他破浪乘风,不负频年羁旅。 山川信美,只恐异国飘零,仲宣郁郁终怀土
译文: 在京城洛阳,我看到了西山的翠绿景色,它仿佛有始无终,让人感到世事无常。我在桃李树下,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和花香,同时也看到了风云变幻的才略。 我在江城听到了箫鼓声,看到一片繁华的景象,仿佛长安就像一幅美丽的绣画。我在元宵节时,相叩火树银花,想知道你是否回家。 注释: 1. 风雪关山,流尘岁月:描述了旅途中遇到的风雪和关山,以及流离失所的时光。 2. 玉笛心情:玉笛是一种乐器
【诗句释义】 瑞鹤仙·春郊,和清真韵:这是一首咏春郊景色的词。 指烟村雾郭:指烟雾弥漫的小村庄和迷蒙的外城(郭) 。 荼蘼自开落:荼蘼花自然地开放、凋零。荼蘼花在初夏时节盛开,花期短促。这里用“荼靡”二字形容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暗寓时光流逝之意。 听鹃啼、都在斜阳林角:杜鹃鸟在夕阳西下时悲鸣。 风摇柳弱:微风吹动杨柳枝条。 念家山、犹负旧约:思念故乡,仍然记得与故乡人的约定。 且凭轩小憩
诗句解读 第1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的水面或景象,"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中国"表示长江贯穿整个中国。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它对中国的影响。 第2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注释: "莽苍苍"形容词,描述烟雾和雨气的朦胧状态。"龟蛇锁"指的是龟山和蛇山像锁链一样把长江锁住。 - 赏析: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注释】: 菩萨蛮 和远山见怀原韵梧声夜促他乡客。干戈满路天涯窄。 把臂问投林。空阶凋绿阴。 菰羹村酿美。好钓秋江水。 枫落布帆收。渔歌何处悠。 赏析: 《菩萨蛮·和远山见怀原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夜深时,在异乡听到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下片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与友人一起赏月、钓鱼的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如下: 尹鹗的《菩萨蛮 其三》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锦带约桑钩。 连钱嘶日暮。 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 罗敷自有夫。 2. 翻译: 绣带缠绕着桑树的钓钩, 连钱在黄昏时分嘶鸣, 一起返回宜城的渡口
下面是对这首《菩萨蛮·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轻雷鹿鹿宫车转:描述宫车在轻雷中转动,仿佛轻盈地旋转。“鹿鹿”形容车辆移动的声音,给人一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2. 晚凉偷弄邠王管:傍晚时分,微风中传来了邠王的笛声。这里的“偷弄”表达了一种偷偷摸摸、不愿被打扰的感觉,而“邠王管”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声音。 3. 双甲小蠀蛦
注释: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桃花和柳树相连,仿佛是桃的根巧妙地与梅的根相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花坞之中花朵相互交织着,新花层层叠叠。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春天的消息如同珍贵的宝函一样,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渺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半张画轴上绣着细细的丝线,如同一个无尽的世界。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诗句释义 1 含桃着雨花如雪: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含桃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朵如同雪花一样美丽。 2. 井边吹落春云叶: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井边,风吹过,飘起了像云一样的叶子。 3.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中的场景,她的头上戴着装饰有鹦鹉的发饰,而她的头发只梳理了一半。 4. 裁衣翻样子: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前忙碌准备的情景,她在缝制衣服时不断翻看样纸。
【注释】栖:止息。乌啼:乌鸣,指乌鸦啼叫。复钥:锁门的铜环。玉炉:香炉,这里借指香火、香烟。人眠故未眠:诗人因思念情人而睡不着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女主人公在家时的生活情态。下阕写男主人公外出在外的思恋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恋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潘婆儿”等,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此词押平声韵。 (2)一春融暖无多日:春天的温暖天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融暖:温暖的意思; (3)愁花怨草都含泣:忧愁和怨恨的花朵、草地都好像在哭泣。花怨草:指花草;含泣:含着泪水,喻指因忧愁而悲伤; (4)烟雨解欺人:烟雨能遮蔽视线,使人看不见东西。解:解除,消除。欺人:欺骗
菩萨蛮 家山无恙年年隔。他乡空有团圞月。客况一灯知。银屏梦折枝。 钿车佳约爽。只是添惆怅。回首已无春。江南愁煞人。 注释: - 家山无恙年年隔:意思是家乡的山依然平安无事,每年都隔着距离。 - 他乡空有团圞月:在异乡,只能看到明亮的月亮,而无法看到家乡的团圞月。 - 客况一灯知:客人的状况就像点上一盏灯一样,只能通过灯光来感知。 - 银屏梦折枝:就像在月光下折取一枝银质的花朵。 - 钿车佳约爽
【注释】 1. 横塘:指池塘。 2. 绿蘸:绿色浸入水中。 3. 垂杨影:杨柳的倒影,泛指杨柳。 4. 晚风微逗:晚风吹动,轻拂。 5. 箫声冷:吹箫的声音很凄冷。 6. 娟娟月一弯:圆圆的月亮。 7. 清愁:深深的忧愁。 8. 搁泪:止住眼泪。 9. 春去已多时:春天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10. 莺花瘦不支:花儿都因春天离去而变得消瘦不堪。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春天消逝的词作
诗句释义 - 素商时序:指的是秋季,“素”在这里是白色的意思。 - 飞来:形容事物快速到来或者出现。 - 西风渐觉关河小:西风吹过,感受到距离家国(关河)的缩小。这里的“关河”泛指国土,暗示了对国家或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大雁南飞,树林中落叶纷纷。这两句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 - 玉天秋渺:秋天的天空显得辽阔而深远,如同玉色一般清澈明亮。 - 栈道排云
金缕曲 · 新柳 春到人间早。又匆匆、回黄转绿,花朝过了。媚眼初舒愁何限,惨碧年华娇小。却已被、东皇颠倒。风景灵和谁得似,祗当年、张绪风流好。情一线,梦萦抱。 消魂绿上阳关道。喜柔条、依然婀娜,漫随人老。妆点风光三二月,逗出流莺声巧。渐几树、笼烟低袅。为恐韶华容易逝,料伤心、也似天涯草。肠欲断,恨谁晓。 注释: 1. 春到人间早:春天到来得早。 2. 回黄转绿:春天的景色变化。 3. 花朝过了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 芳姊:对人的敬称。 湖阳:地名,在今浙江湖州市。 细柳莺堤:指长着柳树的堤岸。 湘皋(háo):水边的地方,这里泛指江边。 清游记惯儿时事:指少年时期经常到西湖游玩。 凌波:踏着水面。 无恙:没有出事。 幽怀渐减,芳意微存:内心忧愁逐渐减少,美好的情意也渐渐显现。 翠墨红笺:指女子的书信。 噙香抱粉:含着香气,抱着胭脂,形容女子娇艳妩媚。 南塘路:指杭州西湖一带。
花月谁家院,尽燕云俦侣,来往如织。绿鬓年芳,祗岁华偷掷,流光驹隙。天外云山隔。待独步、夕阳横笛。又弯弯、月照高楼,卷入珠帘颜色。紫陌。 注释:花月是谁家的庭院,全都是燕云般的伴侣,像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的梭子一样。年轻女子的鬓发也染上了春天的颜色,但岁月却如同小偷一般偷走了青春。天上的云和远处的山隔着很远,等待独自行走在夕阳中吹着横笛。月亮高挂在高楼之上,映照出它那美丽动人的容颜。紫陌是一条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