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注释:
- 倦游:厌倦了漂泊的生活。
- 谙尽:完全理解。江湖味:指江湖上的人情世故。
- 孤篷:孤单的船篷。
- 碎点飘镫:雨点打在灯笼上发出的声音。
- 繁声落枕:雨水打在枕头上发出的声音。
- 幽蛩:不出声地叫唤的蟋蟀。
- 断苇荒芦:枯萎的芦苇。
- 烟渚:雾气蒙蒙的小洲。
- 潇潇:风雨声。
- 清吟:孤独地吟诵诗篇。
- 竹簟:指竹编的床席。
- 秋意:秋天的气息。
- 古驿疏更:古老的驿站(邮亭)在晚上无人看守。
- 危滩:险峻的河滩。
- 并作:同时产生。
- 离绪:离别的思绪。
- 庾岭:山名。
- 归期又误:回家的日期又被耽误了。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十八滩舟中夜雨时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描绘了作者在船上夜晚的景象和感受。“倦游”二字写出了作者厌倦了漂泊的生活,“孤篷又眠秋雨”则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孤舟上,听着秋雨声入眠的情景,“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秋雨中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这三句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补充,描述了夜晚的凄凉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下阕则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清吟此时正苦”一句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正在独自吟诵着诗歌,而此时的心情却十分苦涩。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拓展,“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这两句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延伸,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秋天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这几句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拓展,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的“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这两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家日期被耽误的无奈心情,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