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楯浮空去。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有多少、梨花夜雨。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唯吾汝。晋宋事,总尘土。
鸿蒙一气凭斟取。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玄圃。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曾经过、怒潮煎煮。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铃铎响,自相语。

【赏析】

《水调歌头·赋登方壶绝顶》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登上方壶铁塔所见,下片写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受和思考。

【注释】
(1)方壶:即方山,在江西南昌市东。方壶山形似方壶,故名。
(2)栏楯浮空去:栏杆随着云彩飘荡而去。
(3)玲珑、榴皮石发:玲珑,宝石;榴皮,石榴壳。
(4)青红无数:指繁星点点。
(5)宣和风景好:宋徽宗宣和年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风景依然美好。
(6)宫娥北渡:指北宋灭亡后,宫女们纷纷南渡避乱。
(7)梨花夜雨:形容细雨如雪,凄冷异常。
(8)铜驼:即铜驼寺,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荆榛:丛生的野草。
(9)千秋、老辈唯吾汝:指晋朝的王导、谢安,宋朝的李纲、岳飞等人,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前辈。
(10)鸿蒙一气:天地初开时,元气混融不分,谓之“鸿蒙”。
(11)玄圃: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苑。
(12)维地轴:支撑着大地的地轴。
(13)黄河一缕:黄河的一条支流。
(14)怒潮煎煮:猛烈的波浪冲刷煎熬。
(15)西风神州恨:指金人入侵中原,掳掠人民的痛苦。
(16)相轮:指南方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佛教徒常以相轮来比喻佛法。
(17)兴亡谱:历史兴亡的教训。
(18)铃铎响:指寺庙中钟鼓齐鸣。

【译文】
登上方壶铁塔,我看着栏楯随着云雾飘动远去,看到了玲珑、榴皮石发光,繁星点点。欣赏着南宋宣和时期的风景,又看到宫女们北渡长江。有多少宫女在夜雨中哭泣!向西望去,铜驼寺里的荆榛里,算算千秋万代,只有我们这些后人,能与王导、谢安相比肩。晋朝的王导、谢安,宋朝的李纲、岳飞,都只是尘土罢了。
天地间一片混沌之气,可以凭此来斟量。踩着仙梯,千盘百级而上,上通于玄黄之圃。根植于中华大地,其下黄河如一根细线。曾经经过激烈的波涛煎煮。无限的西风之中,充满了神州大地上人民的哀怨,让相轮的钟鼓,尽情地演奏着历史的兴衰历程。铃铎之声响个不停,彼此互相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